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petn起爆压力阈值(7)

2023-02-23 来源:文库网
1863年,德国人约瑟夫·威尔勃兰德(Joseph Wilbrand)制出了粗制的三硝基甲苯,他被认为是TNT的发明人。
1870年,化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尔斯汀(Friedrich Beilstein)和A·库伯格(A.Kuhlberg)制出了同分异构体2,4,5-三硝基甲苯,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的物质,但其组成原子的构型不同。
1880年,保罗·赫普(Paul Hepp's)在2,4,5-三硝基甲苯基础上,制出了2,4,6-三硝基甲苯,也就是现在的标准TNT成分。
1899年,德国在三硝基甲苯中添加了铝,制造出了“梯铝炸药”(TPX),取代了常用的苦味酸,成为德军的首选爆炸化合物,这种思路随机迅速推广到全球。梯铝炸药有许多种类,铝可以大大的增加TNT的爆速,混合实用性非常强。
1902年,德军开始装备TNT战斗部的炮弹,在德国人看来,甲苯比苯酚便宜好制造多了,打仗有钱省为什么不省?就算三硝基甲苯威力不如三硝基苯酚强,但是它安全啊!无论你是踩!烧!油炸!炖!只要不吃饱了拿雷管去点,它都不会炸,还容易储存。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英国、法国、俄国也都纷纷远离了苦味酸,开始追求更适合战争的TNT炸药,也就日本这只怪种,偏偏使用了“2,4,6-三硝苯甲醚”炸药(苦味酸甲酯),他们开发了名为“九一式爆薬”的炮弹装药,缩写作“TNA”,算是苦味酸的升级版,连自己都知道“毒性が強い”(毒性强大),日本的弹药苦味酸成分非常多,比如“茶黄薬”、“黄那薬”都有20%以上的苦味酸。
实际上后世仍然具备许多苦味酸炸药,比如一些坦克穿甲弹就使用了苦味酸,为的是穿甲后绝强的烧杀能力,再比如美国军舰上的Explosive D炮弹(Dunnite)和一些苦味酸鱼雷、航弹,这都是为了给对方制造火灾而装备的苦味酸炸弹,主要成分是苦味酸胺。
TNT大行其道的时候,另一种更猛的炸药悄悄诞生了,它就被简写为RDX的“黑索金”(Hexogen、Cyclonite),即环三亚甲基三硝胺,这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粉末,又被称为“旋风炸药”。
这不是白糖喔
1899年,德国人亨宁发明了黑索金,刚开始它也只是一种医药原料,但它同样显露出不稳定的爆炸能力,而且威力非常强劲,只是当时人们注意力都集中在苦味酸上和TNT上,黑索金又不那么好掌控,也就没有被列入主要炸药队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