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和支配行为(3)
2024-01-03 来源:文库网
03、应对内疚:从性别到方法
也许有读者想问:根据直觉,是不是在生活中女性更加容易产生内疚感呢?这个研究还真的有人做过。
西班牙学者招募了360位年龄在15-50岁的人,并用量表测试了他们的习惯性内疚、人际内疚、焦虑-攻击特质等,结果发现[3]:
女性更加容易产生习惯性内疚(无论是在哪个年龄层)。
在人际内疚(即由于人际关系而导致的内疚感)中,女性和男性表现出相反的特质。青少年群体中,女性的人际内疚感较强;而男性比较强烈的人际内疚,表现在40-50岁年龄组中。
在由于内疚而导致的“焦虑-攻击”测试中,女性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特质,而且尤其突出表现在40-50岁年龄组中。
由此可见,内疚这种情感,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群体,以及不同社会与人际状态中,呈现出了非常复杂的状态。
所以,这也说明了其实在人生的很多阶段,人们都需要适当去关心内疚感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扰,以便及时干预。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面临一些强烈的内疚感,请不要犹豫,拿出行动来为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
重整自己对现实的认识
如果你发现自己沉浸在内疚,或者一些思维反刍、臆想中,请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看到的是整件事的一个点、一条线,还是一个面?以及:是未来的发展和变化更重要,还是纠结于过去的某个事实更重要。
请客观而诚实地把答案告诉自己。
自我宽恕
“宽恕”并不一定是让你放下心里的罪责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而是要告诉自己:目前自己的状态其实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你需要做的是“放过”当下的这种状态,转而寻求另一种让自己振奋、积极的状态。
与人交谈
由于内疚所产生的自责和羞耻感,当事人往往不愿意接触社会,这反过来会使自己进一步被自己的偏见和错误认知所绑架。
这里的思维误区是:“由于我感到内疚和羞耻,所以别人也会认为我是不堪的!”然而事实是:你的认知世界和他人的认知世界,往往没有太多必然联系。
当然,如果你觉得很难与亲人谈论自己的内疚感,或者他们不太理解自己,那么与心理医生讨论你的感受是很有必要的。
内疚是一种常见情感,但不是一个人的错误。
参考文献
[1]Gilbert, P. (2004).'Commentaries on "Putting the Self Into Self-Conscious Emotions: A Theoretical Model"',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2), 126 -170. doi: 10.1207/s15327965pli1502_02
[2]Cândea, D. M., & Szentagotai-Tătar, A. (2018). Shame-proneness, guilt-proneness and anxiety symptom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58, 78-106.
[3]Etxebarria, I., Ortiz, M. J., Conejero, S., & Pascual, A. (2009). Intensity of habitual guilt in men and women: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the tendency towards anxious-aggressive guilt.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2), 540-554.
也许有读者想问:根据直觉,是不是在生活中女性更加容易产生内疚感呢?这个研究还真的有人做过。
西班牙学者招募了360位年龄在15-50岁的人,并用量表测试了他们的习惯性内疚、人际内疚、焦虑-攻击特质等,结果发现[3]:
女性更加容易产生习惯性内疚(无论是在哪个年龄层)。
在人际内疚(即由于人际关系而导致的内疚感)中,女性和男性表现出相反的特质。青少年群体中,女性的人际内疚感较强;而男性比较强烈的人际内疚,表现在40-50岁年龄组中。
在由于内疚而导致的“焦虑-攻击”测试中,女性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特质,而且尤其突出表现在40-50岁年龄组中。
由此可见,内疚这种情感,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群体,以及不同社会与人际状态中,呈现出了非常复杂的状态。
所以,这也说明了其实在人生的很多阶段,人们都需要适当去关心内疚感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扰,以便及时干预。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面临一些强烈的内疚感,请不要犹豫,拿出行动来为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
重整自己对现实的认识
如果你发现自己沉浸在内疚,或者一些思维反刍、臆想中,请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看到的是整件事的一个点、一条线,还是一个面?以及:是未来的发展和变化更重要,还是纠结于过去的某个事实更重要。
请客观而诚实地把答案告诉自己。
自我宽恕
“宽恕”并不一定是让你放下心里的罪责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而是要告诉自己:目前自己的状态其实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你需要做的是“放过”当下的这种状态,转而寻求另一种让自己振奋、积极的状态。
与人交谈
由于内疚所产生的自责和羞耻感,当事人往往不愿意接触社会,这反过来会使自己进一步被自己的偏见和错误认知所绑架。
这里的思维误区是:“由于我感到内疚和羞耻,所以别人也会认为我是不堪的!”然而事实是:你的认知世界和他人的认知世界,往往没有太多必然联系。
当然,如果你觉得很难与亲人谈论自己的内疚感,或者他们不太理解自己,那么与心理医生讨论你的感受是很有必要的。
内疚是一种常见情感,但不是一个人的错误。
参考文献
[1]Gilbert, P. (2004).'Commentaries on "Putting the Self Into Self-Conscious Emotions: A Theoretical Model"',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2), 126 -170. doi: 10.1207/s15327965pli1502_02
[2]Cândea, D. M., & Szentagotai-Tătar, A. (2018). Shame-proneness, guilt-proneness and anxiety symptom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58, 78-106.
[3]Etxebarria, I., Ortiz, M. J., Conejero, S., & Pascual, A. (2009). Intensity of habitual guilt in men and women: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the tendency towards anxious-aggressive guilt.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2), 5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