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分不清现实与幻想,是种什么体验?(5)

2024-01-03 来源:文库网
而约翰也没有让艾丽西亚失望,尽管这个过程异常地漫长与艰难,但这份温柔和坚定始终是约翰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现实与幻想,孰真孰假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人群的总患病率可达到7‰。
也就是说,每年每千人中就有2-6个人患精神分裂症。并且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多变,有明显的复发倾向。
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该疾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妄想与幻觉。
在《美丽心灵》中,主人公将那些来接他去精神病院治疗的医生与工作人员看作是要杀害他的敌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被害妄想的表现。
除此以外,妄想还有很多种类,如钟情妄想、关系妄想等等。
而幻觉就是幻想出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包括幻听、幻视、幻嗅等等。
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一个人自言自语或者对着空气和物体说话的症状,其实这就是出现了幻听或者幻视的一种表现。
一些患者叙述说,自己会反复听到自己耳边响起“你太差劲了!”“你什么都不行!”等具有自责自罪性质的言论,
而这个时候患者可能就会尝试反驳这样的言论:“你闭嘴!”“你凭什么这么说我!”。
在电影中,主人公出现了幻视,他幻想出了自己的舍友和舍友的侄女,也幻想出了邀请自己做情报解密工作的老板。
他与这些幻想中的朋友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也在幻想中接受了“国家情报人员”这份工作,他幻想敌人会通过报纸传输语言密码,也幻想着报纸上的字之间存在着密码信息。
他们无法分辨脑海里冒出来的声音和人物,究竟是真是幻。
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举止奇怪、行为异常。普通人往往会觉得这些患者“疯了”。
精神分裂症通过摧毁一个人现实与幻象的界限来让一个人陷入癫狂与萎靡,而当事人却浑然不知。
好在,影片最后有个美满的结局,妻子的爱与毅力一步步支撑着约翰,让他走上了数学界最高荣誉的颁奖台,并且在台上,真挚地感谢了太太。

分不清现实与幻想,是种什么体验?


理性看待“精神分裂”
虽然影片里是个大团圆结局,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单纯靠爱与意志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案例少之又少。
所以,如果在生活中遭遇精神分裂,我们应该理性看待。
首先,家庭干预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也是专家呼吁和提倡的。
但是,家庭干预必须要在患者服药的前提下进行。不要盲目模仿影视剧情,自行停药或认为可以靠意志克服。
另外,在三四五线城市,“精神分裂”的症状一开始可能会被当成“中邪”,身边的人也可能用迷信的手法去对待病患,这会容易延误诊治。所以,精神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这也是需要被普及的。
其次,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状,也值得重视。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状通常不太起眼,容易被当成是压力问题或者情绪问题而被忽略对待。例如,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从整洁变得邋遢,关注一些无厘头的问题,说话内容莫名其妙等。
如果觉察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些奇怪的表现,不要单纯地当成情绪问题,认为过几天就会好,而是要及时寻求帮助。
最后
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Elyn R.Saks曾经在著作《我穿越疯狂的旅程》中这样写道:
“当你得了癌症时,人们会送鲜花;而当你发疯时,人们则不会。”
精神疾病患者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就来源自于此:
疾病没有“杀死”他们,但身边的人的恐惧与逃避却率先将他们推入了深渊。
有些患者在一开始确诊的时候根本无法正视这个疾病,只能感到巨大的屈辱。
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精神分裂患者,也走上TED的演讲台,他们希望外界能理解到,他们只是一群一直在做噩梦的人。

分不清现实与幻想,是种什么体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