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西湖船妓可能是古代最潮的红灯区女郎(3)

2023-12-31 来源:文库网
“生女则视其姿貌之妍媸,或留抚畜,或卖邻舟,父母兄弟,仍时相顾问。稍长,辄勾眉敷粉,厌管调丝,盖其相沿之习,有不能不为娼者,非如燕赵之区,随处可游,资生多术,乃不顾廉耻,以身为货,可同日而语。”
这些船妓大多来自于当地船家渔民,若船家生了女孩,就挑出其中容貌姣好者,自小修习琴棋书画丝竹管弦,待成年后就可以上妆开张,卖艺卖色,维持家用。
她们并非都以色侍人,其中不乏才情绝艳者。想来也是,腹中没有几卷诗书,如何在这些酸不拉几的士子名流里周旋?
“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才情绝艳者,以王微为最。这位美人被大才子钱谦益、黄宗羲推崇,与柳如是齐名,盛极一时。
王微字秀微,号草衣道人,如莲花一般,生于污泥却超尘脱俗。在那个女子一行一动都被条条框框限制的时代里,她却竹杖芒鞋,去登山望远,去临水而居,看遍山光水色。她一生交游甚广,无论走到哪,身后都有一群帅哥才子追随,日常与名士同起同坐,把酒话诗,畅谈人生盛事,实在快意。
她与当时一般女子不同,无法忍受与人共侍一夫,留下一诗明志便飘然离去。
“江流咽处似伤心,霜露未深芦花深。不是青衫工写怨,时见只有白头吟。”
独立自主,有才有貌,还有一群蓝颜知己,仔细一看,这哪是古代船妓,这简直是穿越文女主的剧本啊。
另外还有一位叫观风的美人,拿了玛丽苏言情小说的女主剧本。
观风乃是妓中翘楚,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还才华横溢,有一副婉转歌喉还弹得一手好琵琶。求见美人的恩客排了几条街,可寻常客人她根本不见。
这时,男主登场了。有个叫仰山的美男子来本地做官,此人眼界颇高,寻常美人都不入眼。他听闻观风大美女的盛名,心里不屑:“多半是营销炒作上位”,觉得是传言有假。
然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真香”的过程。一年中秋,他大设筵席,招待各界名流宴集江船,观风也被邀请前往作伴陪客。就在这么一个良辰美景、秋风如水的夜晚,江上点点灯火连成星河,天上月明如昼。美人素颜素袍,秀媚天然,出场那叫一个艳光四射,闪瞎人眼。
仰山就这样惊鸿一瞥,误了终身。观风也一见钟情,这两位从此坠入爱河。
真的,现在的言情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这些名妓本身就有过人才学,却必须借着文人骚客的追捧青睐,才得以文章中留下印记,供后人窥探一二,细想来也实在是令人叹惋当年世道不公。
走出杭州,还有广州
到了明清时期,船妓文化在珠江流域随着经济一同繁盛了起来。尤其是在广东的广州、潮州、嘉应州等地,风靡一时。
清代的广州花船是当地情色产业的主要经营场所。广州十三行对外通商,带来了滚滚财源。珠江上有水有船,富商们有钱有闲,一同造就了花船产业的繁盛局面。“珠江十里胭脂水,流尽繁华是广州”。

西湖船妓可能是古代最潮的红灯区女郎


- 晚清广州船妓 -
每日夕阳西下,一轮残日落在天边,江上却热闹起来。随着一艘艘花船开始开张活动,灯火一盏一盏紧挨着亮了起来,成千上百艘花船点亮了整个江面。盛服艳装打扮的船娘,坐立船头,或高声唱起香词艳曲,或娇声呼唤招引客人上船。
远远桥边行人驻足而忘,隐隐地还能听见船娘的歌声唱着:
“妾向江头唱竹枝,郎来多在月圆时。漱珠桥外明如画,照见游人划桨移。”
此时的船妓船业已不再像前朝一样,仅限于文人墨客。广州人员冗杂,三教九流都在此安家置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让平民阶层一夜暴富,开始享受人生,成为花船常客。
当时的船妓还出现了帮派之分,广州帮作为地头蛇老大独占鳖头,而还有来自外省的“流妓”,如扬州帮、潮州帮等等。这些不同的娼妓文化在珠江河水上汇聚一堂,一时成为当时广州的天上人间。
同时船娘也分了等级,大官富绅多半挑选高级船妓,称之“大寨”,而那些低级的三教九流多只能找低级妓女,凑合解决一下基本生理需求。
花船的兴盛下,是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风气趋向浮华逐利,民众日渐沉迷享乐。直至清末,花船最终成为了藏污纳垢的社会毒瘤,在后来的多次废娼运动下,逐渐式微。
好在女子们也不再需要赢得文人的赞叹才能在艳名中留下几笔才名,不再需要讨取恩客的垂怜才能拿到女主剧本。有才学的女人能与男人公平竞争,正正当当地赢取幸福,扬名四海,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与当年相比,也算是今时之幸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