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曾经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现状怎么样了(终究逃不过时代宿命)(3)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随着华西村的行政范围扩大,不同范围内的村民具有不一样的“功能定位”。据报道,一村和二村作为原本的华西村中心,被划分为“天堂”,三、四、五、十二、十三村被划分为“核心经济产业区”,在这些村里开设工业,承担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六、七、八、九、十和十一村被划分为“粮仓”,重点发展旅游业和满足粮食自给自足。
据一些网络媒体提到,华西村村民的年收入大概有3部分组成:基本工资 股份分红 年底福利,其中,华西村居民的基本工资差不多平均有10万元左右,年底福利则会按照户籍人口发放,每个人差不多在3000-4000元/年,这两部分发的是现金,还有一个大头就是股份分红,根据村集体企业的效益进行分配,对于股份分红的钱,村民并不能全部拿到,差不多有八成左右需要放入一个集资平台。这个集资平台主要是供村民家庭在华西村内购买必需品或指定类别的商品时使用的。
可以说,整个村的经济体系实现了一部分的内循环,保证了全村利润的最大保留,不过这样的体系也不能说是没有隐忧。
03 为什么华西村存在感越来越低
作为富甲天下的华西村,这样的“富庶之地”显然外人是很难进来分享红利的。对于外来人口,华西村具有非常苛刻的落户制度,除非嫁给华西村人,否则基本不可能成为华西村村民。

曾经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现状怎么样了(终究逃不过时代宿命)


自始至终地,华西村形成了一个高度封闭的“小王国”。小王国的存在,其中的人们享受富裕太久,必然会导致固化,新鲜的人才进不来,即使人才进来,也未必能进入那些有村民委员会控制企业的核心管理层。
另一方,华西集团的三大主业,这些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都在提档升级,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效率才能保持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钢铁、纺织都属于传统产业,要么形成更低的生产经营成本,要么依靠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果这两项都不占,那必然成为毫无优势,成为不具备规模效应的“行业追随者”。华西村的产业经济模式,在上个世纪因为“先行一步”,尚有竞争优势,但是当整个中国制造业提档升级之后,当成本优势不在,华西村要想继续保持领先,就要持续创新和精细化运营了。
华西毛纺厂
另外,对于华西村的旅游业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成为小城市已经不再新鲜,华西村曾经大力发展的旅游产业更几乎毫无存在感。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天下第一村”的虚名对外人来说,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
04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痛点
如前文所述,华西村的成功,有时代的因素,有制度的优势,也有吴仁宝的原因。其一,他有能力,其二,他还要有魅力。据称,吴仁宝在70年代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一不拿最高工资,二不住最好房子,三不拿最高奖金。正是这样的高风亮节,吴仁宝才能带领整个华西村打造强大的“集体经济”企业。但当企业的产权属于所有人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强的带头人或特殊的历史机遇,也很容易陷入失序甚至失去活力的状态。
2018年,国家提出,要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村集体总收益达到2020.5亿元,超过42.3%的村集体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成员人均分红94元。
2019年全国农村集体成员人均分红只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6%。对于大多数村庄而言,村民如果仅限于占用资源要素而对集体所有制企业没有相应的价值贡献,新型集体经济就很难发展起来。
对农村集体经济而言,一方面要更加开放,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打破“大锅饭”,不能所有村民仅凭股份就可以永久坐享其成。如果企业辉煌,共富贵可以,但是同患难就很难,一旦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不善时,村民的怨言可能就会此起彼伏。
作为曾经的天下第一村,如今的华西村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光环,但是,华西村的绝大部分村民相对于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民而言早已实现了阶层的跨越,甚至是财富自由。

曾经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现状怎么样了(终究逃不过时代宿命)


面向未来,你认为华西村应该如何改革自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