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弱项或命脉是什么(还有人说是尼泊尔)(2)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印度制造业不强的原因关于印度制造业不强,有这么几个原因在作怪。
1、基础设施没跟上。
印度自我号称是世界上公路最长的国家,但仔细看看统计就会发现,他们把一些乡村土路都算到了公路里程里。这是印度的特点,连牛粪都要进入GDP的,乡村道路进入公路里程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当然,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公路,还包括铁路、桥梁、高速公路,还包括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等等。
不说其它,印度的“厕所改革”都是莫迪上台后才开始的,不要说其它了。
基础设施的建设,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投入,印度购买武器时毫不手软,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步子迈得有些小,就连印度的铁路,大部分都是百年前英国人建的,再不要说其它了。
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影响巨大。
2、印度的文化体系对制造业有影响。
印度主流的印度教文化对国家影响还是很大,毕竟,印度人口的80%是印度教。
虽说现在是现代社会了,印度官方口口声声喊着没有等级制度,但是,它还是存在于印度很多邦当中。
印度的种姓制度里,没有所谓的“经过努力就开以改变命运”的鼓励,鼓励的是人们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一句话,印度人面对一切较为淡定,比较容易认命,毕竟再努力,“首陀罗”也很难成为“婆罗门”。
因此,印度在遇到强大挫折的时候,缺乏努力攻克的强硬意志,这也就是印度大地数千年来总是被外来武装征服的原因,也是1962年中印战争时,一触即溃的原因。
不仅如此,印度人喜欢说自己是大英帝国的继承者,他们的目标最多是成为美英那样的大国,他们没有什么“赶英超美”的雄心和壮志,他们也不敢想,那是他们眼中高高在上的存在。这样的思想,对于整体民族的创新有着天然的制约,仿佛有着骨子里的血脉压制。
另外,印度的宗教冲突,也影响全国上下一片心,影响整体的发展。
3、体制的影响,导致发展缓慢。
印度是多党制,嘴里喜欢喊着“民主”行事。实际上,多党制最大的缺点就是决策效率较低,这次的全球疫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效率低了,就不容易成事,人家项目都干完了,他们还在为“该不该干”争执不下。如此,怎么会让发展彻底加速?
当然,多党制的优点也是可圈可点,毕竟互相有制约,减少一部分风险。
在发展过程中,其实更需要强势一些的政府,需要做出一个五年计划来,整个国家一起来奋斗。想当年,苏联的发展就是这样,集中资源大干快上,发展十分迅速。曾经的德国也干过这事,早期的我们也是如此。这些,印度可以借鉴一二的。
4、中国的影响。
中国制造的影响无处不在,这对印度,乃至全球都有很大影响。
试想一下,你自己想生产某件商品,结果却发现,制造成本还高于人家的零售价,这怎么玩?无疑,印度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大量去生产物品,本国贫富差距大,需求明显跟不上。而去出口,实在没有竞争力。
如今的国际制造业领域,中高端被美日德控制,中低端被中国大大影响。
在内部需求不足,外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印度的制造业突围困难重重。
但是,一旦印度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了,那对印度的影响就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