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重算补发政策公布(详细数据教你算一下)(3)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下面,我们举例计算看看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重新核算补发多多少?计算过程按照计发公式计算,略复杂,还需大家耐心看看,看明白后便于计算自己的补发钱数。
我们以贵州为例,假设贵州的老李和老张均在今年三月份退休,两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均为1,老李的缴费年限为25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即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老张的工龄为40年,实际缴费年限为27年,视同缴费年限为13年,贵州去年的计发基数为6379元,今年的计发基数为6798元,贵州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4%。
代入计算得出,老李按照去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6379(1 1)÷2×25×1%=1595元。按照今年的计发基数计算基础养老金=6798(1 1)÷2×25×1%=1700元。每月多出105元,若贵州省10月份重新核算补发到账,那么,老李将补发8个月的养老金差额,一共105×8=840元。
我们再来看老张重新核算的结果,老张按照去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6379(1 1)÷2×40×1%=2552元,过渡性养老金=6379×1×13×1.4%=1161元;按照今年的计发基数计算基础养老金=6798(1 1)÷2×40×1%=2719元。过渡性养老金=6798×1×13×1.4%=1237元,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每月一共多出1237 2719-2552-1161=240元,若贵州省10月份重新核算补发到账,那么,老张将补发8个月的养老金差额,一共240×8=1920元。
在所举例子中,工龄40年,且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老张比工龄25年,且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老李多补发了1080元。实际当中,补发多少还是因人而异的,工龄长、有视同缴费年限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具体补发多少还和计发基数、补发月数等因素有关。最终补发钱数以社保部门的计算结果为准,大家可以代入自己的各项数据提前计算看看。
我们以贵州为例,假设贵州的老李和老张均在今年三月份退休,两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均为1,老李的缴费年限为25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即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老张的工龄为40年,实际缴费年限为27年,视同缴费年限为13年,贵州去年的计发基数为6379元,今年的计发基数为6798元,贵州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4%。
代入计算得出,老李按照去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6379(1 1)÷2×25×1%=1595元。按照今年的计发基数计算基础养老金=6798(1 1)÷2×25×1%=1700元。每月多出105元,若贵州省10月份重新核算补发到账,那么,老李将补发8个月的养老金差额,一共105×8=840元。
我们再来看老张重新核算的结果,老张按照去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6379(1 1)÷2×40×1%=2552元,过渡性养老金=6379×1×13×1.4%=1161元;按照今年的计发基数计算基础养老金=6798(1 1)÷2×40×1%=2719元。过渡性养老金=6798×1×13×1.4%=1237元,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每月一共多出1237 2719-2552-1161=240元,若贵州省10月份重新核算补发到账,那么,老张将补发8个月的养老金差额,一共240×8=1920元。
在所举例子中,工龄40年,且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老张比工龄25年,且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老李多补发了1080元。实际当中,补发多少还是因人而异的,工龄长、有视同缴费年限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具体补发多少还和计发基数、补发月数等因素有关。最终补发钱数以社保部门的计算结果为准,大家可以代入自己的各项数据提前计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