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细数延迟退休年龄的好处和坏处(很多人盼着延迟退休方案实施)(2)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2035年这个时间点部分人可能有印象,就是2020年,网传社科院的一项预测,说2035年养老金会耗尽。之前曾被人社部和官媒辟谣,但是最近新的一项数据又让大家不淡定了,国家卫健委在今年9月20日的发布会上,表示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30%。老年人口增长过多,养老金发放和上调压力将再加重。
第三,养老金上调幅度越来越低
事实上,这种担忧今年已经摆在眼前,养老金调整幅度成为18连涨中最低,仅有4%,如果明年退休人员更多了,养老金不只是要负担发放,还要继续上涨,双重压力下,养老基金负担越来越高,要想保证能在未来长期给退休人员发钱,现在应当早做准备。
第四,专家指出人才浪费
9月20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提出,退休太早,是对人才的浪费。这一说法其实很符合当下的环境,因为很多高技能专家,他们掌握着核心技术,退休早,接班人实力不能代替其对企业,或者国家机构的贡献,对于多行业将是巨大损失。
综上来看,延迟退休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但按照什么条件来实施好呢?很多人提出了按照工龄,毕竟大家都是打工人,就看你为城市付出的劳动力作为标准,公平性能让很多人心服口服,那么按照30年作为申请退休的最低标准,未来可以实现吗?我觉得很难,有3个弊端:

细数延迟退休年龄的好处和坏处(很多人盼着延迟退休方案实施)


第一,本末倒置
提出按照工龄30年满足后再申请退休,目的让更多人继续在工作岗位,但是很多人似乎忘记了,在1992年我国才建立了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再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的劳动时间计入工龄中,被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不少人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工龄也能达到三四十年,如果按照工龄申请退休,很多人可能都不需要等延迟退休,甚至可以提前申请退休,开始领养老金了,那这样的话,是无法做到促进延迟退休加速实施的。
第二,增加重复计算
现在每年养老金调整时,说的视同缴费指的就是有工龄和实际缴费同时存在的参保人,并且考虑到之前他们没有个人账户,还利用过渡性养老金为他们补足。目的就是等这部分养老金发放到位后,以后大家就能都按照实际缴费时间,如果再按照工龄来作为申请退休的标准,等于增加了退休金核算的工作量,让过渡性养老金一直持续下去。
第三,2类人很吃亏
工龄需要有单位登记,对于灵活就业者和城乡居民就没有这个优势,只能重新记录,很多人由于是灵活就业,打零工很难把每年都记录在册,少计漏计的工作时间就会非常多,部分人的工龄就要缩水,计算养老金时,由于年限不足,很多人的养老金的水平都要受影响而拉低,退休申请时间也要延迟更多,对于这两类人来说就不太公平了。

细数延迟退休年龄的好处和坏处(很多人盼着延迟退休方案实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