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深度揭秘太和殿简介资料(老祖宗的智慧了不得)(2)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01、以“木”为躯——屹立不倒的中国古建筑
    公元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4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映秀镇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数十个城市(县、市)瞬间毁于一旦,无数座地面建筑被夷为平地。截止当年9月18日12时“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震后地面勘测专家惊人地发现:相较于以钢筋混凝土作基础的现代建筑,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的破坏程度却要轻微的多。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大部分古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症状往往表现在墙体破坏、瓦片掉落等可修复再利用的节点,而其木质构架基本保存完好;反观以钢筋混凝土作基础的现代建筑,部分直接完全倒塌,另一部分虽未倒塌却也难以修复。由此可见,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性能之高。有鉴于此,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就以木质结构的代表之作——故宫太和殿为例,从最基本的构造角度出发,来对隐藏在中国古建筑里边的美及其“智慧”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索。
    02、太和殿简介

深度揭秘太和殿简介资料(老祖宗的智慧了不得)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被誉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时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改称皇极殿。由于其建筑材料的特殊性(易燃),导致自建成之后屡遭焚毁,尔后又多次重建,今天我们在故宫有幸能看到的太和殿出自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作为紫禁城的核心建筑,太和殿在明清时期的地位可想而知,可以这么说,它的存在不仅仅是用来举行盛大典礼,更重要的则是象征着帝王手中不可逾越的皇权。因此,将太和殿建设的高大庄严宏伟这是毋庸赘述的,其次,将其建设的坚固、结实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封建王朝时代,如此高规格的建筑如若不具备一定的抗灾能力的话,轻易损毁必然会牵扯到国运、帝王气数等等。
    03、基础
    拥有良好的基础支撑,这是一座建筑伫立于空间的先决条件,正如我们所知,“凡事要从基础做起”。以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为例,其地基深度就高达80米,且浇筑了数以万吨计的混凝土及钢筋,最终才得以支撑起492米的摩天大楼,由此可见基础的重要性。

深度揭秘太和殿简介资料(老祖宗的智慧了不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