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农村空心化的原因和对策(村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了)(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吗?
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吗?
几个月前,一位北大的社会学博士朋友跟我说,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不断从山野,从农村向城镇迁徙的过程。
换句话说,城市是人类文明集约化的产物,城市也是人类效率运转最高的载体。农民进城,人口集中到城市,在高效率的平台上,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文明。
人类自然进化,人口、资源和财富都会自然向效率更高的城市聚集。所以,农村空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难道不应该是,自然的回归自然,城市的回归城市,才是最和谐的吗?

农村空心化的原因和对策(村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了)


逆城镇化与未来
大城市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效率就会边际递减,“大城市病”由此而来。所以,虽然城镇化运动如火如荼,但是逆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学家费孝通等人就提出,城镇化要发展小城镇,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就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在这种理念的鼓励下,小城镇甚至新型乡村,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浙江、江苏两省的部分地区,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每次飞机飞过江浙上空,你就会发现一片一片的小型乡村星罗棋布。
但是,在中国北方,更多的地方是孤零零的大城市,大城市周边富含经济魅力的小城镇却是很少见到。
这种趋势难道跟经济发达程度相关吗?
最近两三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在大城市生活多年的人,回归县城,甚至乡村生活。我们也看到,在欧美有很多美丽而发达的乡村。

农村空心化的原因和对策(村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