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古代小妾能扶正吗(电视剧里的情况确实历史存在)(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在东汉刘熙的《释名》中对“妾”是这样解释的“妾,接也,以贱贱接幸也。”在这里的这个“贱”不是我们现在常常骂人所指的那个意思,而是地位卑贱的意思。另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提到“女子有罪者为人妾。”由此可见,一来妾的身份卑贱,二来是指有罪的女子,亦或是沦为奴隶主泄欲的女性奴隶。
根据甲骨文记载,奴隶主对于战俘以及一些不需要处死的奴隶,会在他们的脸上刻字,割掉鼻子,剃掉头发或是砍断衣肢等,使其成为可被辨认的奴隶,而妾在此所指被剃掉头发或是受了刑罚的女性奴隶。后来,妾就不单指女性奴隶了,而是演化为特指丈夫在婚后另外娶的女人,但是其身份低下,不可与正妻同日而语。
当然,从古至今,对妾的称呼也有很多。比如现在我们通常称之为“小老婆”,在古代则有“小妻,少妻,小妇,侧室,偏房”等等。姬,原本是周的国姓,开始为抬举贵人之女,统称为姬,后来成为一般美女的统称,最后就专指妾。汉代之后,美人又成为皇帝,太子后宫中众妾的一个等级的名称。民国时期,又按照被纳入的顺序来称呼,正妻称为大太太,而后面纳入的妾就是“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等。
因为地位低下,且具有奴婢的另一层含义,所以妾也作为古代已婚或未婚女性的一种谦称,如《史记》中“妾愿得君狐白裘”这里的“妾”便是女子自谦的称呼。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女子自称妾便误会了她们的身份。
二.“妻”与“妾”在地位上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小妾能扶正吗(电视剧里的情况确实历史存在)


首先是身份上的不同。妻子一般都出身于正经人家,甚至高门贵女,娶进门自然是家里的女主人,有掌管财产和支配下人的权利。而妾就出身较低了,否则也不会给人家做妾,因为妾出身低微,所以被纳入家中也并无任何权利,只比家中的奴隶的身份高一些,并且可以被正妻随意支配甚至是买卖,这也是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为什么小妾在家里没有任何话语权甚至连家奴都可随意欺辱。在《红楼梦》里,王夫人月例银子是二十两,而赵姨娘只有二两,甚至比不上一个丫鬟。
不仅如此,妻仅此只有一位,妾可随意纳入,没有数量的限制。因为妾就像是商品货物在各买家手里相互流转,沦为有钱人的玩物,毫无尊严可言。甚至在有的家族中,妾连参加家宴的资格都没有。比如《红楼梦》中,贾母过八十大寿,那天各个夫人孙媳全部到场,而作为“妾”的周姨娘,赵姨娘她们连露面的资格都没有。
在嫁娶上,妻和妾也有很大的不同。俗话说“娶妻纳妾”,对于妻应当是明媒正娶,讲究门当户对,且需经过三媒六证,相对来说较为正式。而妾就不一样,因为出身较低,所以没有那样正式的婚礼,婚礼普遍来说较为简单,甚至有的只需一顶轿子直接抬进来即可,娶妻时送到岳父家的叫做聘礼,纳妾时送去对方家里的叫做“买妾之资”。
我们现如今的法律要求“一夫一妻制”,我们常说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实际上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如果在古代你娶了两个妻子也是犯法的行为。《唐律疏议》中规定“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这句话是说犯了重婚罪的男子要蹲一年监狱,妻子可适量减刑,如果妻子是被骗的就不用受罚。为防止妻妾颠倒,历代统治者也制订了相关的法规制度。如果妻子去世了,妾也不可变成正妻,唐朝法律规定“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如果要把妾变成妻的话,两个人都要蹲一年半监狱,完事后还得离婚。
妾的身份地位是这样,那么妾的孩子呢?妾生的孩子叫庶出,正妻生的孩子则是嫡出,并且妾生的孩子要将正妻视为母亲来侍奉,对生母是否会照顾则取决于孩子的态度。嫡出和庶出的受教育资源也极为不同,除非妾室的身份也不低,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否则地位低下的妾教出的孩子自然比不上正妻的孩子。

古代小妾能扶正吗(电视剧里的情况确实历史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