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可能大家都会想起关张二人了,关张二人虽是草根出生但是毕竟跟刘备结拜过,这样一起玩过命的兄弟他还是不会忘的,所以生平最相信的人里面始终有关张二人。
原因二:
言归症状,如果说出生不好是赵云不被刘备重用的原因,那么还有一原因便注定了他就只能为刘备卖命却得不到真正的重视。这个原因就是:赵云是政治斗争失败者,伟人太过耿直忠心,有时候犯下过失也不知道。
话说在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都默默的等待封赏,然而赵云却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这句话看似体现出赵云不求富贵荣华的清廉,一派忠君救民之志,实际上却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然而这么一套冠冕堂皇之话刘备又不得反对,所以只得大喜从之。
要知道,在朝为官,除了要做好自己也要学会与其他官员相处,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偏偏一个赵云直言不讳,忠心义胆表现的太过淋漓尽致,以至于影响到别的将士,引起满朝文武的不满,难免会树敌。
而且这样的做法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赵云是个很实在的人,没有野心,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得。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独有赵云向来是单枪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所以不被刘备重用也是在意料之中了。
原因三:
赵云是一位蜀汉集团得力武将,但从未担任过主帅,因为跟随刘备比较久,忠心耿耿,所以爵加五虎。但在刘备对赵云的定位来讲,可以用家奴来形容,或者说忠实的仆人,而刘备不轻易信任他人,像赵云绝不会轻易外遣。蜀汉开国者有州牧才能者仅关羽外遣,张飞近在阆中,赵云留在成都。而汉中战事之地则交给魏延。刘备这样的分配结合每位的才略以及大局观。赵云注定留在主人身边。
原因四:
从赵云自身来讲。关羽与马超不平,诸葛亮调解中有一句话:孟起当与翼德子龙并驱尔。 可见蜀汉集团对赵云的定位仅是一位胆勇过人的武将而已。赵云早年从公孙瓒未知名,瓒败于袁绍,而赵云走归刘备,不闻献一略一计,不闻牧一州一县。刘备困窘时量材授职,而赵云不堪独当一面,从而总结出赵云勇猛有余,谋略不足,能带偏军,不主一军,似乎也不知书,只能做很好的仆人。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原因五:
赵云时运不济,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赵云警卫长这一职位,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自然也就没有统兵机会了。
赵云犯了为官的几大禁忌,又时运不济,故虽一生任劳任怨,也只能是死后封侯。当初若是投曹操,来揭秘吧想不至于如此结局。
原因六:
为了调和当时蜀汉内部的矛盾。蜀汉此时相当弱小,关羽的荆州早已失守,小小的宜州属于弹丸之地。荆州内部派系林立。所谓元老派,荆州派,东洲派和本土派都是有矛盾的,赵云属于元老派,赤壁之战前就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如果升职过快,自然会引起其他派系的反感。
原因七:
赵云这个人很低调,不善于抢功劳。赵云不是关羽张飞,遇事总要讨个说法。赵云是个顾全大局的人,长坂坡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连个名号将军都不是。赵云计较的不是这些,而是早日实现灭曹兴汉的大计。
原因八:
诸葛亮对赵云有戒心。赵云是刘备的死党,从小就跟着刘备打天下,而且又比诸葛亮年纪大,民间有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的说法,这样的猛将诸葛亮是忌惮的,诸葛亮连刘备的托孤老臣李严尚且不能重用,何况对白马长枪的赵云?
原因九:
赵云此人非常谨慎,在刘备手下一直看守大营。诸葛亮貌似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任用赵云为疑兵,也看守后路。看三国志,赵云的地位似乎很微不足道。刘备定益州,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刘备传》),入川时立下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攻取江阳、犍为等郡(《华阳国志》)大功的赵云如同人间蒸发。
网友谈赵云不被刘备重用的原因
很早就想说说我对赵云的看法,无论历史也好演义也好,我不想说自己是多么了解历史,我只知道《三国志》是西晋陈寿写的,其中《关张赵马黄》合为一传。我也不会黑哪个历史人物也不过分夸大,只觉得有些人要么太吹捧赵云,要么太贬低赵云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