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体测不达标不能参加奥运(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其实早在今年5月,短跑名将苏炳添就曾晒出自己3000米测试的成绩,他跑出的13分38秒也在网上被不少网友取笑:“这是什么跑?负重跑吗?你确定你是运动员?”
而苏炳添还解释了一番:“3000米属于慢速的有氧运动,短跑运动员以力量和爆发力训练为主,如果太过训练长跑把快肌变成慢肌影响我们的爆发力,所以教练也不太建议我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这块。”
这项3000米耐力测试同样难倒了不少游泳名将——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说,脚踝的关节柔软性非常重要,这样打腿时对身体产生的推动力越大,同时对腰腹及双腿产生的负荷也会越小,游速才会越来越快。

体测不达标不能参加奥运


暂停体测,完善后再推如何?
一名顶尖的游泳选手没进决赛,仅仅因为跑得没别人快?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网友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表示难以理解这样的规则,认为这好比是“让一条鱼去跑步”。随后的象棋联赛,棋手也要先通过1000米跑、立定跳远的体测,才有参赛的资格,更让习惯将象棋视为智力体操的人们目瞪口呆。
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围绕体测,也不乏正面的看法。据《中国体育报》报道,针对风波中的体能测试,来自各地的体育界专家代表9月29日以视频和电话会议的形式进行座谈交流,强调了强体能补短板的重要性。
中国赛艇协会、中国皮划艇协会主席则在会上举了一个例证:“我们去英国赛艇协会的训练基地学习,他们每个周末都会进行30分钟赛艇测功仪训练和比赛,我们把他们的指标拿回来,当时国家队有100多人,竟然只有1人能达到英国队的入队标准。”
对竞技体育来说,体能的重要性没人会否认,赛艇协会主席所举的例证也很有说服力。但是拿体能测试的成绩来一刀切,是否适合所有项目?毕竟并非所有体育项目对体能的要求都像赛艇这样高,有些项目更偏重于技巧性。
体能很重要,但是把体测的成绩置于比赛成绩之上,把体能测试结果与比赛晋级挂钩,甚至有的项目在1/4决赛阶段不比专项只比体能,类似措施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另外,体测一刀切,也显然忽略了不同体育项目的差异性。
相关争议值得主管部门重视,而后续的可能影响更不容低估。竞技体育,重点在一个“竞”字。假若不少优秀的运动员被体测挡在了国际赛场之外,拿什么去和他国运动员竞争?难道可以说我们不拼成绩拼体测吗?
重视体能、强化体能,对竞技体育来说永远都是对的。但体测是作为一道门槛,还是当作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是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体能测试的项目选择、评价体系科学有效,是另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不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体育界对体能重要性的认识相对不足,今后怎样把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进行衔接,引导年轻运动员打好基础,有必要深长思之,拿出周密的方案。
以上就是体测不达标不能参加奥运的全部内容,喜记得常来有图有真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