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大名山是什么?龙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3)
2023-02-23 来源:文库网
道教四大名山: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与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并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历史上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誉。齐云山道教沿革属全真派,在家道,道教又称“福寿山”,为皖南道教名山,由于避居皖南山,晋朝以前尚无人烟,及至唐朝,才开始有了道,佛教的活动。据占岩福道长的口述,当地道人历代相传:早在唐朝,四川青城山“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属正乙派,养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为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是开山建道之始。自余氏六三娘来到齐云山,至南宋的数百年间,道,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道院,分山而治。
齐云山道教在明朝之前并没有多大的发展,直至明朝时期,齐云山道教沿革才开始逐渐兴盛,明嘉靖、万历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兴建宫,观,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余处,真武圣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钟,鼓二楼,宫阙壮丽,嘉靖帝敕名为“玄天太素宫”,并亲题“齐云山”匾额。为解决众多香客遇洪水被阻于横江对岸的问题,明万历十六年建成石拱“登封桥”,代替了易被冲垮的木桥,便利了游人登山。清代,齐云山道教沿革继续发展,道教虽不被重视,但仍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