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科学家是怎么知道恐龙的名字的 为什么这么命名(2)

2023-12-29 来源:文库网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
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科学家是怎么知道恐龙的名字的 为什么这么命名


恐龙种类很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许多的古生物学家相信恐龙形成单一的动物族群,即恐龙类(Dinosauria)。它们与爬行动物最大区别在於它们的站立姿态与行进方式。
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势,其四肢构建在其体躯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那些其它种类的爬行动物,像是鳄类(其四肢向外侧伸展方式),在走路与奔跑上更有效益,更为方便。
恐龙和其它灭绝的爬行动物能够明显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其腰带(骨盘构造)与四肢的骨骼学特征,这些在演化上的发展,能够让恐龙得以站立奔走。
在传统上,恐龙被分类成两个族群:根据其髋骨(腰带)的构造,分为蜥臀类(像蜥蜴似的髋骨)与鸟臀类(像鸟类的髋骨)。
最近,第三类的恐龙族群,慢龙类(Segnosaurischia)被提出,也是根据了腰带的构造而分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