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4)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母亲总是能找得到各种东西调配,把饭菜做得很合口。时至今日,还总是留恋母亲做的熬菜、凉和菜……粉碎四人帮后,父亲凭着自己对政治的嗅觉,第一个干起了个体,在自留地上盖起了自己的修配门市,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大包干等政策的落实,我们的家也和国家一样,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明显的变化是:吃上了白膜、有了钱花、盖上了新房……我们再也不用为吃饭发过愁。所以母亲总是说:我们都要感谢邓小平,恢复了高考,让大家能够上大学;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让我们吃上了白馒头;恢复了集镇市场,让双塔家家户户开起了门市,家家户户有了钱花……聪明贤惠·严母慈父母亲姊妹四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没有读过书,但天资聪慧,很多算数基本上很快就能算清楚,有时候读书的我们还没有理清,她就算出来了。
在做人处事上,凭着自己的理解,都能够很好的处理好,处理的让大家满意。母亲是贤惠的,对待长辈很尊敬,不仅经常让我们去孝敬祖母、外婆等,年纪大了,还经常自己去,虽然不能背诵《三字经》,但讲起来也是滔滔不绝,对孔孟两位圣人尤其推崇,母亲喜欢看戏,也经常给我们讲讲故事中的人和事,讲忠臣是如何的好,奸臣是如何的坏,人生在世要学习忠臣,做好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了我们的是非观。别人家可能是严父慈母,我们家正好相反。可能是孩子多的缘故,母亲教训我们的武器基本上是随手拈来,我的几个兄弟应该都享受过这种惩罚,尤其是我,爱较真儿,认为自己对:“你打吧,我就是不跑”,嘿嘿,那结果可想而知。但有时候母亲感觉打错了,也会道歉,并责怪:“你为什么这么傻?
人家都知道跑,就你不会?!”母亲的惩罚也教会了我独立思考,在惩罚我时我就暗暗的思考:“我错了嘛?我错在哪?对在哪?”打完后好辩解。记得有一次,觉得自己太受委屈了,就跑出来,自己一个人躲在老宅的小南屋中,父亲母亲反反复复找过我几次,没有想到我会躲在堆放柴草的小屋中,隐约还能听到两个人为我的事儿很着急担心,那一天,我在柴屋中睡着了,还是母亲发现的。与母亲相反,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动过我们一个指头。有一次不知是什么事儿让父亲着了急,他脱下自己的鞋往地上打,边打边说:“我让你不听话……”最后我忍不住笑了,父亲也笑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他可能感觉我们生在这个家已经够苦了,总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应该说,正是由于父亲和母亲之间无意的一唱一和,一严一慈,才让我们既能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又能够感受到家中父母对我们的宽爱。
积德行善乐于助人母亲是信佛的?我原来不是这样认为,但她确很是痴迷,基本上是见佛就拜,我经常笑称其为:“封建迷信”。母亲经常给我说:“人要行好,多做善事,多积阴德……”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街坊邻居,谁家有困难了,都会积极帮助,在邻里亲朋中口碑极佳。由于母亲观察力强,而且一心想帮助别人,经过她牵线的鸳鸯成了不少,为此很多人都非常感谢她,也经常不断的来看望她,是小有名气的“红娘”。她经常告诉我们:“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最初我对这句话不太理解,后来才逐渐理解到其深刻含义,拆了的庙可以再盖,以佛的宽容和伟大不会迁怒于你,但拆了一桩婚,双方父母、子女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特别是会殃及到他们的子女,现在很多不幸的子女大多和离异有关也是这个道理。
在做人处事上,凭着自己的理解,都能够很好的处理好,处理的让大家满意。母亲是贤惠的,对待长辈很尊敬,不仅经常让我们去孝敬祖母、外婆等,年纪大了,还经常自己去,虽然不能背诵《三字经》,但讲起来也是滔滔不绝,对孔孟两位圣人尤其推崇,母亲喜欢看戏,也经常给我们讲讲故事中的人和事,讲忠臣是如何的好,奸臣是如何的坏,人生在世要学习忠臣,做好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了我们的是非观。别人家可能是严父慈母,我们家正好相反。可能是孩子多的缘故,母亲教训我们的武器基本上是随手拈来,我的几个兄弟应该都享受过这种惩罚,尤其是我,爱较真儿,认为自己对:“你打吧,我就是不跑”,嘿嘿,那结果可想而知。但有时候母亲感觉打错了,也会道歉,并责怪:“你为什么这么傻?
人家都知道跑,就你不会?!”母亲的惩罚也教会了我独立思考,在惩罚我时我就暗暗的思考:“我错了嘛?我错在哪?对在哪?”打完后好辩解。记得有一次,觉得自己太受委屈了,就跑出来,自己一个人躲在老宅的小南屋中,父亲母亲反反复复找过我几次,没有想到我会躲在堆放柴草的小屋中,隐约还能听到两个人为我的事儿很着急担心,那一天,我在柴屋中睡着了,还是母亲发现的。与母亲相反,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动过我们一个指头。有一次不知是什么事儿让父亲着了急,他脱下自己的鞋往地上打,边打边说:“我让你不听话……”最后我忍不住笑了,父亲也笑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他可能感觉我们生在这个家已经够苦了,总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应该说,正是由于父亲和母亲之间无意的一唱一和,一严一慈,才让我们既能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又能够感受到家中父母对我们的宽爱。
积德行善乐于助人母亲是信佛的?我原来不是这样认为,但她确很是痴迷,基本上是见佛就拜,我经常笑称其为:“封建迷信”。母亲经常给我说:“人要行好,多做善事,多积阴德……”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街坊邻居,谁家有困难了,都会积极帮助,在邻里亲朋中口碑极佳。由于母亲观察力强,而且一心想帮助别人,经过她牵线的鸳鸯成了不少,为此很多人都非常感谢她,也经常不断的来看望她,是小有名气的“红娘”。她经常告诉我们:“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最初我对这句话不太理解,后来才逐渐理解到其深刻含义,拆了的庙可以再盖,以佛的宽容和伟大不会迁怒于你,但拆了一桩婚,双方父母、子女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特别是会殃及到他们的子女,现在很多不幸的子女大多和离异有关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