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母亲在生产队可谓是一个壮劳力,工分总是记得最高,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在生产队劳累一天,回家后还要纺线、织布。听母亲说她那时候身体壮,干得很有劲,也不觉得累,就是苦了我,我不解?母亲说:“那时候顾不上看你,就让你躺在炕上,看着我织布,不过你很懂事,从来不闹,经常冲我笑笑……”。就这样,我在炕上一直躺了10个月,直到学走路,母亲开玩笑说我的平脑壳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躺出来的。这可能也是我很小的时候,看到织布机、纺花车就很亲切的缘故,没人的时候总是偷偷尝试学学,想努力帮帮母亲,但最终也没有学会。记得有一次,我睡觉醒来,看到母亲还在纺花(俗语,纺线),就说:“娘,你歇歇吧,别累着了……”母亲为此还表扬了我。
虽然父母拼命干活,但怎奈人多劳少,生活还是很艰辛。为此父亲东奔西走,学习维修技术、摄影技术等,靠这些过硬的技术也是很艰难的支撑起了这个家,至今父亲有很多当年学他技术的徒弟。那时候,外婆家里条件好,二姨夫是倒插门,孩子少,而且二姨夫和三姨都在供销社上班,可谓工农结合。但母亲个性要强,从不向外婆张口。记得有一次去外婆家,外婆追问家里粮食够不够吃,母亲还是说够、别担心,家里没事儿。可看到我们如狼似虎的吃相,外婆心中自然有了分寸。从此以后,家中就有了定期的救济粱。基本上快到断粮的时候,外婆就打发我姨或者姨夫来送粮了。小时候“小人书”(连环画)也基本上是在姨家学习的,那时候的姨家,基本上就是我们的幸福乐园。如今,二姨夫和二姨母已双双西游,留给我们的是默默的思念。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没事儿的时候就给父母学习,跟父亲学习自行车组装、维修、补胎,电焊、锡焊等,跟母亲学习做饭、缝补衣服、烧菜等(应该说是煮菜,因为没有油或者油很少,基本上是煮熟的)。组装自行车时,我发明了一个定位编圈法,赢得了父母和兄弟们的肯定。到现在,我家中的维修工具也比较齐全。家中电器如果有异常,我基本上是先自己检查修理,大多数都能修好,当然这些都是小毛病,大的毛病还是得送专门修理店。衣服破了,看到母亲忙,我们就自己缝补,母亲有时候看到了就过来教我们,虽然不好看,但感觉帮了母亲一点忙,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日积月累,跟父母学的这些东西还真不少,也成为我们现在的骄傲。记得有一次,石家庄的外甥和外甥女来家,提出要吃面条,我做了一次,爱人大加赞扬,同时“指责”我隐藏的够深的,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你还有这一手。
小时候没有别的感觉,基本上就是饿,可以说到生产队的地里发现什么吃什么,就是那个时候,学会了生吃冬瓜、苦菜、马齿苋等,只要地里有的都想尝试吃下……邻居家病死的小猪、病死的鸡,河中的河蚌、地里的蚂蚱、dichulong(音,类似于蜥蜴,很小,传说可以治肚胀)树上的蝉蛹和“知了”(蝉)、榆树叶子、、红薯叶子、茄子棵的皮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盘中餐,我们从地里抓回来的战利品,母亲都会教给我们如何做的更好,如何去掉他们身上的脏污……病死的东西别人不敢吃,我母亲虽然不怕,但还是很小心,炖了又炖,炖得很烂糊,吃得很香,特别是那小猪,到现在想起来还很怀念,那时候也没有想到禽流感和口蹄疫。后来我在西安深华集团开抗菌材料鉴定会议,碰到解放军医科大学的专家,他讲到高温长时间炖煮可以杀死禽流感和口蹄疫,我想那个时候母亲肯定不懂,无意中和科学规律合了拍。
虽然父母拼命干活,但怎奈人多劳少,生活还是很艰辛。为此父亲东奔西走,学习维修技术、摄影技术等,靠这些过硬的技术也是很艰难的支撑起了这个家,至今父亲有很多当年学他技术的徒弟。那时候,外婆家里条件好,二姨夫是倒插门,孩子少,而且二姨夫和三姨都在供销社上班,可谓工农结合。但母亲个性要强,从不向外婆张口。记得有一次去外婆家,外婆追问家里粮食够不够吃,母亲还是说够、别担心,家里没事儿。可看到我们如狼似虎的吃相,外婆心中自然有了分寸。从此以后,家中就有了定期的救济粱。基本上快到断粮的时候,外婆就打发我姨或者姨夫来送粮了。小时候“小人书”(连环画)也基本上是在姨家学习的,那时候的姨家,基本上就是我们的幸福乐园。如今,二姨夫和二姨母已双双西游,留给我们的是默默的思念。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没事儿的时候就给父母学习,跟父亲学习自行车组装、维修、补胎,电焊、锡焊等,跟母亲学习做饭、缝补衣服、烧菜等(应该说是煮菜,因为没有油或者油很少,基本上是煮熟的)。组装自行车时,我发明了一个定位编圈法,赢得了父母和兄弟们的肯定。到现在,我家中的维修工具也比较齐全。家中电器如果有异常,我基本上是先自己检查修理,大多数都能修好,当然这些都是小毛病,大的毛病还是得送专门修理店。衣服破了,看到母亲忙,我们就自己缝补,母亲有时候看到了就过来教我们,虽然不好看,但感觉帮了母亲一点忙,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日积月累,跟父母学的这些东西还真不少,也成为我们现在的骄傲。记得有一次,石家庄的外甥和外甥女来家,提出要吃面条,我做了一次,爱人大加赞扬,同时“指责”我隐藏的够深的,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你还有这一手。
小时候没有别的感觉,基本上就是饿,可以说到生产队的地里发现什么吃什么,就是那个时候,学会了生吃冬瓜、苦菜、马齿苋等,只要地里有的都想尝试吃下……邻居家病死的小猪、病死的鸡,河中的河蚌、地里的蚂蚱、dichulong(音,类似于蜥蜴,很小,传说可以治肚胀)树上的蝉蛹和“知了”(蝉)、榆树叶子、、红薯叶子、茄子棵的皮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盘中餐,我们从地里抓回来的战利品,母亲都会教给我们如何做的更好,如何去掉他们身上的脏污……病死的东西别人不敢吃,我母亲虽然不怕,但还是很小心,炖了又炖,炖得很烂糊,吃得很香,特别是那小猪,到现在想起来还很怀念,那时候也没有想到禽流感和口蹄疫。后来我在西安深华集团开抗菌材料鉴定会议,碰到解放军医科大学的专家,他讲到高温长时间炖煮可以杀死禽流感和口蹄疫,我想那个时候母亲肯定不懂,无意中和科学规律合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