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葛彦散文系列――葛召棠与千古谜窑(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柯冲这个地方好像有了一定的气场,那是关于一个人的山与湖,两块碑更成了一个入口。从站立的位置向里看,同时看见一面湖水,深浅交叠的竹林,黑白的墓碑,就像江南的画卷,徐徐展开,文人画一样,每一次落笔都有着耐人寻味的寓意。“山”若历史审判,“湖”似书法境界,“竹”如高远气节,“瓷”则成了生命脉络,渐渐缄默,不失凄丽。
父亲站在湖边的土堆上,身体微倾着为守山的老人燃起一支烟,自己也夹起一支,淡淡的青烟,飘渺地散向静谧的湖面。我们也只在清明、冬至来祭拜祖父,就像去看望一个睡去的人,其实是自然山水和那里一切在慰藉我们的心灵,为悬在浮世的心去找一个自然落地的姿态,我们都在找寻。父亲和老人已很熟识,老人一双眼微眯着,你可以从老人话语里捕捉南唐官窑的影子,他用着极快的方言,说着那个“柯大柯二”的传说。相传此窑由五代柯氏兄弟创建,当地老人至今仍称一种大碗为“柯大”,另一种小碗称“柯二”。柯氏兄弟受诏烧制龙床,经过努力终得成功,龙床造型精致生动,几乎近于完美,大家兴奋地择良辰运送。由于过重的龙床抬到离古渡口不远的龙亭街时,麻绳突然断裂,龙床破碎,柯氏兄弟无奈之下,便逃匿了。

葛彦散文系列――葛召棠与千古谜窑


老人似乎跟每一位过客诉说过,那么流畅的记忆。
四、穿过岁月的名窑碎瓷
两个月后,繁昌伯父借着到芜湖看病的机会,又捎来一本书。父亲冒着滂沱大雨,将书护在怀里,从医院取回。一本由钱汉东先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寻访中华名窑》,封面上已留有一道墨痕,想是伯父得知我们在寻觅关于繁昌窑的资料后,割舍转赠的。上面有着对繁昌窑的文化价值的全面鉴定,更拓开一段写了《后人不要忘记葛召棠》,并配有墓的全貌图片。柯冲窑的发掘是祖父强烈民族情结的体现,这本书从更深的层面诠释了他老人对繁昌窑不可磨灭的贡献。
父亲欣然地从网络上又购了几本,将它们分别按照兄妹们不同地址(四川、深圳、芜湖)邮寄了出去,生命就像瓷的脉络那样无声的碎裂,缄默地延续着。巧合的是,几个月后,祖父百年纪念专版《百年书风存,千秋法音正》在报刊上发表后不久,远在四川的堂哥从遥远的地方回来,这是他三十年后的归来,见面后我们都愣在那儿,他像极了祖父年轻时的神情。我们的幼年少年就像在地图上突然走失了,无处找寻,但又从骨子里透出的气息,像家族的潮水,连绵不绝。通常的情况是这样的,原本血脉贴近的一些人,长久离居,渐渐走远,脉络芊芊。岁月深处的风,嗖嗖地呼啸着,从命运的缝隙里穿透,一阵青涩微暖,一阵沧桑薄凉,陷在中间的是无声的叹息。

葛彦散文系列――葛召棠与千古谜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