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彦散文系列――葛召棠与千古谜窑(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二、探访柯家村遗址
我从繁昌回来的那个晚上,在很深很黑的夜里翻看一些数码照片和影像,就像掉进了缜密幽深的缝隙,那一条窄窄的县城小路上的两个背影,父母并肩走在前面,我安静地跟在后面,他们已经并肩走过了很长的路,他们仍要继续走下去。
乡间小路很沉静,路边青色藤蔓从低矮的墙沿壁面攀爬出来,无语,伸展,柔韧的姿态透着草根的率性。好在墙头路边,不时有素白、雅紫的花儿点缀其间,可以让初冬的一派萧瑟不再孤寂下去。几年前来过的,这里的房屋已经淡去了旧痕,其实繁昌在一个人关于故乡的记忆里是留白了,就像古代山水一样,空叫心有了更高远的飞翔空间和呼吸姿态。于是相关的记忆,只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形符号和全套的《繁昌县志》而已。
南门桥头的老宅子早被拆了,就连父亲葛文德也会误认。现已建起一个集贸市场,开车经过时,许多小生意的店面,裹着飞扬的尘土,延伸到街上,灰蒙蒙的。
左边近在咫尺的地方,裸露着一块黄白色的悬壁,平地形成了一个凹弧形的广场,险壁高达数仞。现在仍能看出,山石在工具作用下留过的遗痕,可以想见当时开采的情景,意念中一阵轰响从远古袭来,从有关制瓷的历史脉络来看,这个时间尚且定格在唐末宋初。据说在十余年前人们还在挖取瓷土,出售给景德镇,供烧制瓷器之用。现在当地政府已采取保护措施,停止挖取。细观散落在地上的细腻的淡黄色的瓷泥,其中还夹裹着些微的沙粒,每个人的停留都像沙粒,经不住风的。定神细听,一阵轰响正从不远的工地传来。
在广场的另一侧,立着两个碑牌,刻着灰红的繁昌窑遗址,石绿的柯家村遗址,灰红与石绿的搭配,成了两个时代的底色,一种逝去的热烈,与另一种宁静的来临,在它们的夹缝里,“柯冲”两个字蹦了出来,吸到了内藏的血脉气息,在经脉里搏动了一下,血脉的流动开始扩张。
三、命运多舛的葛召棠
1908年,葛召棠出身于繁昌一个儒医世家,后考入上海法政大学法律系,师承沈钧儒、史良、李达、周新民等法学名家。曾担任安徽省司法官,四十年代后期在南京任首都高等法院大法官期间,亲手挥动手中的如椽巨笔,将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送上断头台。随后,又参与了对日军中将、战犯矶谷廉介的审判。抗战胜利后,他主审过东北大汉奸王荫泰、殷汝耕、丁默村,还主持参与审判了汪精卫的两个儿子汪文悌、汪文英以及安徽省伪省长罗君强,担任过公审大汉奸周佛海的总指挥……写就了他精彩的人生华章。
解放后,葛召棠担任安徽省博物馆编审,并从事古今书画鉴赏工作。据《民国书法史》、《繁昌县志》记载,他是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真、草、隶、篆无不精研。父亲经常回忆,祖父的一生,无半点浮华奢靡的恶习,惟书画情有所钟。作品经常与沈尹默、郭沫若、于右任、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联袂展出,颇受时人关注。如今当地政府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志士,在柯冲窑的翠竹青山间为他建起了衣冠冢。
我从繁昌回来的那个晚上,在很深很黑的夜里翻看一些数码照片和影像,就像掉进了缜密幽深的缝隙,那一条窄窄的县城小路上的两个背影,父母并肩走在前面,我安静地跟在后面,他们已经并肩走过了很长的路,他们仍要继续走下去。
乡间小路很沉静,路边青色藤蔓从低矮的墙沿壁面攀爬出来,无语,伸展,柔韧的姿态透着草根的率性。好在墙头路边,不时有素白、雅紫的花儿点缀其间,可以让初冬的一派萧瑟不再孤寂下去。几年前来过的,这里的房屋已经淡去了旧痕,其实繁昌在一个人关于故乡的记忆里是留白了,就像古代山水一样,空叫心有了更高远的飞翔空间和呼吸姿态。于是相关的记忆,只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形符号和全套的《繁昌县志》而已。
南门桥头的老宅子早被拆了,就连父亲葛文德也会误认。现已建起一个集贸市场,开车经过时,许多小生意的店面,裹着飞扬的尘土,延伸到街上,灰蒙蒙的。
左边近在咫尺的地方,裸露着一块黄白色的悬壁,平地形成了一个凹弧形的广场,险壁高达数仞。现在仍能看出,山石在工具作用下留过的遗痕,可以想见当时开采的情景,意念中一阵轰响从远古袭来,从有关制瓷的历史脉络来看,这个时间尚且定格在唐末宋初。据说在十余年前人们还在挖取瓷土,出售给景德镇,供烧制瓷器之用。现在当地政府已采取保护措施,停止挖取。细观散落在地上的细腻的淡黄色的瓷泥,其中还夹裹着些微的沙粒,每个人的停留都像沙粒,经不住风的。定神细听,一阵轰响正从不远的工地传来。
在广场的另一侧,立着两个碑牌,刻着灰红的繁昌窑遗址,石绿的柯家村遗址,灰红与石绿的搭配,成了两个时代的底色,一种逝去的热烈,与另一种宁静的来临,在它们的夹缝里,“柯冲”两个字蹦了出来,吸到了内藏的血脉气息,在经脉里搏动了一下,血脉的流动开始扩张。
三、命运多舛的葛召棠
1908年,葛召棠出身于繁昌一个儒医世家,后考入上海法政大学法律系,师承沈钧儒、史良、李达、周新民等法学名家。曾担任安徽省司法官,四十年代后期在南京任首都高等法院大法官期间,亲手挥动手中的如椽巨笔,将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送上断头台。随后,又参与了对日军中将、战犯矶谷廉介的审判。抗战胜利后,他主审过东北大汉奸王荫泰、殷汝耕、丁默村,还主持参与审判了汪精卫的两个儿子汪文悌、汪文英以及安徽省伪省长罗君强,担任过公审大汉奸周佛海的总指挥……写就了他精彩的人生华章。
解放后,葛召棠担任安徽省博物馆编审,并从事古今书画鉴赏工作。据《民国书法史》、《繁昌县志》记载,他是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真、草、隶、篆无不精研。父亲经常回忆,祖父的一生,无半点浮华奢靡的恶习,惟书画情有所钟。作品经常与沈尹默、郭沫若、于右任、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联袂展出,颇受时人关注。如今当地政府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志士,在柯冲窑的翠竹青山间为他建起了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