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隐性寄养(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用来形容孩子的世界恰当的很。孩子最初的三年,每一年对应了成年的十年,这是孩子组装他的大脑的时期,这便是他今后运行计算的逻辑系统。所以作为父母,你可能为了工作出差一个星期,在孩子那里你所错过的已是经年。无意间不知他何时已学会了讲话,何时已经步履蹒跚,更在无意间他学会了你最不想他要的习惯。这个时期,如果你图得一时清闲,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和事物交与了他人,那个人种在孩子心里的便是伴随他一生的情感按钮,要通过后面几年的努力都未必能够解决。最重要的是如果在孩子心中那个最关注他的人不是你,在他有困难时最先想到的依靠不是你,那么这种情感分离几乎无法弥补。也许在孩子年幼时你睡得了安稳,但一定要想到他青春萌动时带给你的不眠。
也许世人有无数种解释他们不能亲自照顾孩子的理由,但在我看来没有比为人父母更重要的社会和家庭责任。而这种责任在物质嘈杂的社会里,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所忽视,隐性寄养如此普遍,从城市到农村,貌似这代人的幸福与幸运,孰知是他们与人生轨迹的脱节。教养与教育不是立竿见影又极复杂的事情,很难说出或验证这样做的直接后果,然而凡事都有其规律和因果。正如当下最火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了?》,有评论说这节目对这些孩子的成长的影响,要等到10年20年之后才能看到,但到那时被毁掉的是这些孩子的童年和青春,看到结果又如何,作为父母是不能拿孩子的成长来做赌注或冒险的。孰又说对这些孩子的影响无法预测,但凡读一点教育方面的书,便知道对于孩子的赞扬和掌声是不能够提前预支的,那将透支掉他所有勤奋,努力,奋发,谦虚等优秀品质。

隐性寄养


哪个自幼成名的天才儿童可以功德圆满,哪个红极一时的童星会璀璨一生?孩子尚未成熟的小小身躯和稚嫩的心灵,难负盛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揠苗助长的道理不会因为谁是名人就逆道而行。
邻家的婆婆从老家回来,说到老家的大女儿,儿媳妇起早贪黑地上班,孙子从睁开眼穿衣起床吃饭送幼儿园,全是她包办。不胜感叹,我们何时才能正视这样的隐形寄养带来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是中国经济腾飞留下的悲哀,那这些在妈妈身边的孩子们,又何曾得到过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微信号:Life-ofqiuyun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