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再读莱辛的《智者纳坦》(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可是,这部呼吁宗教宽容的戏剧在莱辛有生之年一直被公爵和教会禁演,直到他去世以后的1783年才在世俗的柏林第一次得到公演。这本剧本里描写的是苏丹萨拉丁时期、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的耶路撒冷。故事里的主角是一位聪明的犹太商人坦(Nathan),一位有学识的的苏丹萨拉丁(Sultan Saladin)以及一位开始时有些惹人生厌的基督教圣殿骑士。这个故事讲述了他们如何打破犹太教,回教和基督教之间的隔阂,宣扬友谊,宽容以及上帝的相对论,强调了启蒙运动的中心思想。故事的中心围绕着启蒙运动的代表作《戒指寓言》(德语:Ringparabel)展开……有一天,苏丹萨拉丁在公共场合向坦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告诉我,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犹太教?”聪明的犹太商人坦虽然不怕发表自己的言论,但不想激怒苏丹萨拉丁,所以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给在场的所有人讲述了一个有关三个戒指的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东方的男人从心爱的人手里接受了一枚价值不可估量的戒指。戒指上镶嵌着一枚美丽的蛋白石,这枚宝石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戴上戒指的人,会受到上帝和他人的喜爱,前提是他以这种信心戴上这枚戒指。这个男人决定要把这枚戒指在自己的家族内永远传下去,并且规定只有最心爱的儿子才可以得到它。凡是合法得到这枚戒指的人,同时也是这一家族的首领。后来,戒指传到了一位有三个儿子的父亲手中,这位慈爱的老父亲不分伯仲地爱着他的三个儿子。为了不让得不到戒指的儿子们失望,他请来一位高超的艺术家,不惜代价地让他制作了两枚和原来戒指一模一样、连父亲本人都难以分辨的戒指。弥留之际,慈爱的老父亲分别给予每个儿子他的祝福以及各自一枚戒指……父亲去世后,三个儿子互相怀疑其中两人对戒指做了手脚。为了享受戒指带来的作为家族首领的优先权,他们互相上告,求一位法官对此作出判断。

再读莱辛的《智者纳坦》


那位智慧的法官告诉他们:目前没有办法鉴别真假,或者说着三枚都是假的,而真正的戒指早就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遗失。于是,这三位兄弟都很失望,可是在他们离开之前,那位智慧的法官又庄重地建议他们:回家以后,你们都必须相信自己的戒指是真的,保证今后坚持自己内心不容收买的、毫无偏见的爱,然后互相比较谁的戒指最先显现魔力。上万年后,我会邀请你们再来接受一位更高者的审判,他会告诉你们一切真相。故事讲完后,纳坦、圣殿骑士和萨拉丁三人成了好朋友……在戏剧中作者莱辛一反当时基督教的传统,没有将犹太人的形象描写成龌龊与卑鄙,而是将犹太商人纳坦塑造成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这位智者纳坦知道:断然否定其他宗教虽然很容易,但除了相信自己的宗教就是真理之外,他自己也拿不出任何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反驳其他的宗教——就像那三个真假难辨的戒指一样。
这位谦逊的智者认为,其实自己也看不出其他宗教哪里像背离了真理。除了相信自己相信的神,人怎么能做神的法官?他坚信:不是人审判神,而是神审判人。讲完故事后,纳坦直接回答了苏丹的问题:因为他听从了法官的建议:相信自己的戒指是真的,并且像宝石的力量显现出来时那样行事——赢得上帝和他人的喜爱,所以他选择了犹太教。有趣的是,在最后一场戏中,纳坦、圣殿骑士和萨拉丁不仅仅成为好朋友,而且成为了事实上的一家人,因为最终发现圣殿骑士和纳坦的养女莱萨原来是萨拉丁死去的弟弟阿萨德的儿女。很明显,莱辛在剧本中给了我们一种圆满的结局: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宗教的差异先是因为友谊而让步,最终彻底被家庭关系所取代,似乎表明莱辛本人对人类未来抱有乐观的希望。他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像一名探险者一样,为人类勾勒出了一幅多元宗教时代的世界伦理图景。

再读莱辛的《智者纳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