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莱辛的《智者纳坦》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这几天,大家都在关注法国巴黎……在群聊中很多同学都在讨论与此有关的题目。读了很多朋友的论点以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80年代,我初到西德时在波恩的一所中学里与高中毕业生一起讨论《智者纳坦》的一段有趣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我坐着有轨电车回家,旁边坐着一位高中生,不知怎么的,我们开始聊天。那时我对西德的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所以向他问了很多有关西德学校体制,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等等的问题,我也很想知道西德高中生到底如何上课。那位高中生答应我去学校问一下,能不能让我去“上一天课”。几天后,我去了他的那个中学,跟着他上了一天的课,课间的很多详情我已经记不清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德语课上讨论的一本题为《智者坦》的剧本。
他们不仅仅讨论了其中的语言结构、用词技巧和剧情构造,更讨论了其中的历史背景,三大宗教以及这些宗教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这些高中生这种近乎学术性的讨论,让我感到惊讶,也让我学到很多有关德语文学的知识,让我了解了三大宗教。这些天,看到了群里很多朋友的言论后,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们都应该重读一下《智者纳坦》……《智者纳坦》(原文德语标题:Nathan der Weise)是德国诗人,戏剧家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 在他1779年发表的一出戏剧。在此之前,莱辛所在城市的布劳施瓦格公爵曾经发布公告:今后非经审查,莱辛不得发表有关神学作品,就此禁止了莱辛和葛茨之间的常年的神学争论。公告发布的第二年,莱辛不顾公爵和教堂的禁令,写作完成了这本戏剧《智者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