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村里的那棵老樟树(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年龄稍长,嬉戏的内容变成了听大人们聊天,看大人们下棋。而最有吸引力的是晚饭后听他们说故事,讲得最多的是《三国演义》。什么赤壁之战、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其中,讲得最传神的要数父亲。一是他讲的时候特别专注,讲到关键的地方他硬是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象黄盖的诈降书、刘备给关云长的信等都是这样。再加上声音抑扬顿挫,带点儿吟诵的味道,听起来特别感人。父亲早年读过私塾,一手毛笔字写得不错。这老樟树下的说书也是他们的一大快事。讲得是绘声绘色,让人入迷。主讲者有两三个人,而其中片断,似乎谁都能说上一段,要是你讲得哪里有点儿不对,听者中马上就有人会说,哪儿哪儿是怎么怎么样。好象这故事早就深入他们的脑海里,可就是还是那样说的人很投入,听的人也入神。或许,这就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文化生活。
就这样,我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中念完了中学。后来,我在八十年代末考上了大学,这一段生活便成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故乡的村民往往穷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很多人生病并不去看医生,而是硬挺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便采些樟树叶放到病人的床边或焚香叩拜老樟树。以后病果然好得快。更叫人拍案惊奇的是,有人在病若游丝,奄奄一息的时候,让人将树叶采了几片放到其床边,病不但神奇般的不治而愈,而且愈后身体反而比生病以前更好了。
因为上述的原因,记得二十年前,我慈祥的母亲叫小弟开始围绕老樟树下面朝南的那边用水泥搭了个小桌子了。我母亲的愿望是:四季供奉樟树“外公”,让“外公”永住此处,保佑村里各位农户四季丰收,年年平安。每年的除夕的前一夜也就是农历小年的那一夜,直到今天,每家还是要带着丰富的供品去祭供。因为哪毕竟是樟树“外公”居住的地方呀!释迦牟尼摸过的瓷碗不是都成了金碗了吗?这是鸡犬升天也,或许也是爱乌及屋也。当时之所以很多人生病时,拿老樟树的叶子放到床边或叩拜老樟树会有这样的奇效,实在是因为产生了一种心理治疗的效果。
就这样,我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中念完了中学。后来,我在八十年代末考上了大学,这一段生活便成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故乡的村民往往穷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很多人生病并不去看医生,而是硬挺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便采些樟树叶放到病人的床边或焚香叩拜老樟树。以后病果然好得快。更叫人拍案惊奇的是,有人在病若游丝,奄奄一息的时候,让人将树叶采了几片放到其床边,病不但神奇般的不治而愈,而且愈后身体反而比生病以前更好了。
因为上述的原因,记得二十年前,我慈祥的母亲叫小弟开始围绕老樟树下面朝南的那边用水泥搭了个小桌子了。我母亲的愿望是:四季供奉樟树“外公”,让“外公”永住此处,保佑村里各位农户四季丰收,年年平安。每年的除夕的前一夜也就是农历小年的那一夜,直到今天,每家还是要带着丰富的供品去祭供。因为哪毕竟是樟树“外公”居住的地方呀!释迦牟尼摸过的瓷碗不是都成了金碗了吗?这是鸡犬升天也,或许也是爱乌及屋也。当时之所以很多人生病时,拿老樟树的叶子放到床边或叩拜老樟树会有这样的奇效,实在是因为产生了一种心理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