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清风起,一步一莲花(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什么是禅定?就是我们在宇宙人生的真相里如如不动。禅,就是你见或者不见它,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它,它就在哪里不来也不去。你悟或者不悟,它就在哪里不增不减。就像佛菩萨一样,你信或者不信,他都会对你不舍不弃,在你证得那一刻默然相爱,寂静欢喜。知道什么是禅时,就知道嬉笑怒骂无不是禅,光明与黑暗、佛性与魔性无不是禅的显现。
什么是证得禅定,就是证得我们清净的本心。它不住色生心,不闻触动意,我们的真心不生不灭,一切原本具足。只因为我们一念执着辗转六道,入胎时他先到,亡故后,他后走。什么是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应观空中无色,色中生空,如此能生万法。
究竟的禅定不可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这里,讲一个佛教故事,那就是克勤法师的悟道因缘。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吏部提刑陈大人,恭敬的问五祖法演大师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法演回答:“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生出恼予情。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后面这两句诗意,与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提刑大人听了心领神会,满意的回去了。
这时,克勤法师正好从外面回来,听到这段公案疑惑的问:“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大人说起一首诗,不知道他懂没懂?”法演回答说:“他识得声音。”克勤又问道:“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这时,五祖法演知道克勤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就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克勤豁然开悟,此时见到一只公鸡飞到寺院栏杆上不住鸣叫,就笑道:“这不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音吗?”随即写成一首开悟偈呈给师父:“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从这一段佛门公案,可以看出究竟的禅定是言语道断的。禅,本来无相,只能是自证自知。凡有言说皆为方便,为了方便有所演说,已经脱离了禅定的真实意义。
点滴感悟不成方圆,戏论禅定惭愧至极,若有见闻共同发心,回馈众生同归安养。最后祈愿所有有缘众生,今生即可到达彼岸,步步清风起,一步一莲花!
什么是证得禅定,就是证得我们清净的本心。它不住色生心,不闻触动意,我们的真心不生不灭,一切原本具足。只因为我们一念执着辗转六道,入胎时他先到,亡故后,他后走。什么是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应观空中无色,色中生空,如此能生万法。
究竟的禅定不可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这里,讲一个佛教故事,那就是克勤法师的悟道因缘。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吏部提刑陈大人,恭敬的问五祖法演大师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法演回答:“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生出恼予情。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后面这两句诗意,与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提刑大人听了心领神会,满意的回去了。
这时,克勤法师正好从外面回来,听到这段公案疑惑的问:“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大人说起一首诗,不知道他懂没懂?”法演回答说:“他识得声音。”克勤又问道:“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这时,五祖法演知道克勤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就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克勤豁然开悟,此时见到一只公鸡飞到寺院栏杆上不住鸣叫,就笑道:“这不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音吗?”随即写成一首开悟偈呈给师父:“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从这一段佛门公案,可以看出究竟的禅定是言语道断的。禅,本来无相,只能是自证自知。凡有言说皆为方便,为了方便有所演说,已经脱离了禅定的真实意义。
点滴感悟不成方圆,戏论禅定惭愧至极,若有见闻共同发心,回馈众生同归安养。最后祈愿所有有缘众生,今生即可到达彼岸,步步清风起,一步一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