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读书·买书·藏书(7)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向私人借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地说,有些读者也买书,随看随丢的居多,没有几本书可以往外借。喜欢藏书的人他根本就不愿将书借出去,即使抹不过脸皮,也只是将两本可有可无的没有收藏价值的书推给你,你根本就借不到你所要的值得一读的书。作为藏书量相当丰富的人,他也不愿意去借书,因为他自己的书秘不示人,也担心别人会丢他的脸面。说到底,读书的人须得自己掏钱去买书。
但是,我还是劝那些刚刚涉猎书场的年轻朋友还是去借书读,这种人往往缺钱。你可能是一个待业青年吧,还要靠父母养着你,谁会把钱给你去买书呢?就业了,你的手头肯定紧张,而且,你也许又在恋爱,而恋爱是不能光靠两片嘴皮子的,你必须的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这样一来,你的手头就会更加紧张,更谈不上腾出钱来买书了。可是,你又有许多闲时间要打发,也要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你如果是通过读书来打发闲时间,你不去借书又哪里来书呢?只是,你可能借不到几本好书,甚至还要遭人几番白眼,丢几回脸面,你心里火辣辣的。这很有些好处,可以促使你想办法买书来读。
袁枚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的确是一个道理,但不是至理。认认真真读借的书的道理他是讲透了。但是,在袁枚的时代,读书人少,文盲多,借与被借的关系跟今天比有很大的区别。另外,也没有充足的理由去说买来的书就一定读不好。一部经典名著,非反复读,摩玩不已,才能读懂读好。借来的书能让你从容地摩玩么?况且,有些书,你读第一遍根本就读不懂,只感到高深莫测,你必然束之高阁。事过几年,你无意中读了许多相关的外围知识的书籍,再从书架上取下这部你曾经没读懂的名著,一下子感到没有阅读障碍了,你的眼前豁然开朗。如果不是自己买的书,就不会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能读懂一本比较艰深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你会快乐无穷的,而这种书是非买不可的。

读书·买书·藏书


读书人买书有一种极为专注的精神,以我为例。
我还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每个月也可以领二元钱的津贴,这津贴连同家庭少量的补给,我几乎都用在买书上。上师范前在生产队做事,我老喜欢外调,外调虽苦,有时候也有些外水,可以混几个闲钱,也能买几本书。师范毕业那年和第二年的暑假,我曾经两度去过城里的建筑公司卖苦力。我每次去的时间都是全年最热的时候,日头晒得柏油路流油,口渴了就在水龙头上喝个饱,水龙头里的水,由于管道晒热了,喝进肚子也是热乎乎的。白天,抬预制板上三楼四楼,晚上睡在工棚里,蚊子成群结队咬你。有时候,我们还要打夜工,这样子辛苦,一天居然能得四元钱。结账以后,我把做工的钱全部拿到新华书店买了书,真是傻呼呼的。并且,大家还以为我是一个怪人,殊不知读书人拥有自己的书的愿望并不亚于乞丐得到金元宝,或者不亚于三十岁的男子抱着他的新婚妻子。此后,不管家庭经济情况怎样,我每年都要买一些书回来。
最近几年,我的家庭没有什么大的建设,我用工资积余,每年要买回几百上千元钱的书籍。
由于学会了买书,我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嗜好了。我从不乱花一分钱,肚子饿了才进面馆吃一碗面条,至于西瓜冰淇淋一类的饮料,糖柿果饼一类的副食,我是从不花一分钱的。

读书·买书·藏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