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买书·藏书(5)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至于企业中的回扣风,乡镇企业和所有垮台的国企所呈现的“穷庙富和尚”现象,以及官场中盛行的贪污受贿风,你倒是可以放手去研究,对此,马克思是闻所未闻的,毛泽东也是一知半解的。
政治学也是如此,毛泽东不必通读二十五史,他只需要通读《资治通鉴》。他的一部《资治通鉴》读了一生,共读了十七遍,应当如何协调群臣,使用部下,巩固权势,治理邦国,他烂记于心,付诸于行。治国二十七年,民众困苦劳顿,国内乱象四起,却是没有战争,苏美英法德日引颈相望,不越雷池。
高层次的读书当然是高尚多了。它能够使你懂得生活,明白事理,增长知识,然后学会做人,有所作为。潜心于读书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想有所作为的。
未婚的青年朋友莫不渴望恋爱,男性青年朋友莫不渴望找一个如意佳人,女性青年朋友莫不渴望嫁一个如意郎君,但是,成功者几何?我们也学着做文明国度,倡导自由恋爱,反对父母包办,成功者又有几人?当你进入到适婚年龄的时候,大凡父母亲莫不想插手其间,他们的插手都不如你的意,你总是幼稚地嗤之以鼻,可是,做父母亲的却并不以为然。他们总是对你说,这是为你好,你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有了烦恼,躲在家里读《红楼梦》。读完一部书,似乎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贾宝玉这个花花公子的婚事也不如意,林妹妹无父母,无家产,她如果出嫁,还要贾府为她置办嫁妆。病恹恹的林妹妹不会烧茶煮饭,又懒得去做针织女工,这种姑娘怎么当得了贾府的少奶奶。于是,你也就迁就了父母,接受了“门当户对”这个观念的裁判。当然,特例也是有的,但那是特例,并不是普遍。
我们养育了儿女,做起了父母亲。但是,许多人做不好父亲,只觉得父亲就是威严,就是棍棒,就是皇帝在家庭的化身。一部《傅雷家书》讲透了“我们应当怎样做父亲”的道理。你如果读了这本书,难道不受一点“我们如何做父亲”的启迪吗?把儿子当做一个朋友,当做一个可以促膝长谈的知心朋友,一切都以朋友式的商量口吻去和儿子交谈,加进自己的人生经验,你才可以做父亲。否则,你算一个什么东西呢?
许多青年朋友在中学读了几年书,特别是读了官方钦定的作家的散文,书上写的那么好,老师分析得那么引人入胜,以致你很小很小就知道散文园地里有个杨朔,倘若有一天,你来到了书店,在那里看见了梁实秋,看见了林语堂,认识了徐志摩,神会了朱自清,你也许会惊得目瞪口呆。你会被那些可以用尺码来丈量高度的散文集子所惊呆,你就会感觉到这世界真是太大了,自己以前真是太肤浅了,一旦你的欣赏水平提高,你肯定会将杨朔们束之高阁,跟他们说拜拜了!
近几年,掀起了一股毛泽东热。出版界、影视界,评论界、读者群、观众群,几乎是无人不说毛泽东。毛泽东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比过去你心目中的毛泽东形象是客观多了,公正多了。毛泽东还是那个毛泽东,近几十年来,他在你的心目中走完了从神到魔鬼,再到人的这一历程。究其原因,是你最近熟读了他的著作或者是熟悉了毛泽东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否则,你是完不成这个过程的。
政治学也是如此,毛泽东不必通读二十五史,他只需要通读《资治通鉴》。他的一部《资治通鉴》读了一生,共读了十七遍,应当如何协调群臣,使用部下,巩固权势,治理邦国,他烂记于心,付诸于行。治国二十七年,民众困苦劳顿,国内乱象四起,却是没有战争,苏美英法德日引颈相望,不越雷池。
高层次的读书当然是高尚多了。它能够使你懂得生活,明白事理,增长知识,然后学会做人,有所作为。潜心于读书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想有所作为的。
未婚的青年朋友莫不渴望恋爱,男性青年朋友莫不渴望找一个如意佳人,女性青年朋友莫不渴望嫁一个如意郎君,但是,成功者几何?我们也学着做文明国度,倡导自由恋爱,反对父母包办,成功者又有几人?当你进入到适婚年龄的时候,大凡父母亲莫不想插手其间,他们的插手都不如你的意,你总是幼稚地嗤之以鼻,可是,做父母亲的却并不以为然。他们总是对你说,这是为你好,你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有了烦恼,躲在家里读《红楼梦》。读完一部书,似乎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贾宝玉这个花花公子的婚事也不如意,林妹妹无父母,无家产,她如果出嫁,还要贾府为她置办嫁妆。病恹恹的林妹妹不会烧茶煮饭,又懒得去做针织女工,这种姑娘怎么当得了贾府的少奶奶。于是,你也就迁就了父母,接受了“门当户对”这个观念的裁判。当然,特例也是有的,但那是特例,并不是普遍。
我们养育了儿女,做起了父母亲。但是,许多人做不好父亲,只觉得父亲就是威严,就是棍棒,就是皇帝在家庭的化身。一部《傅雷家书》讲透了“我们应当怎样做父亲”的道理。你如果读了这本书,难道不受一点“我们如何做父亲”的启迪吗?把儿子当做一个朋友,当做一个可以促膝长谈的知心朋友,一切都以朋友式的商量口吻去和儿子交谈,加进自己的人生经验,你才可以做父亲。否则,你算一个什么东西呢?
许多青年朋友在中学读了几年书,特别是读了官方钦定的作家的散文,书上写的那么好,老师分析得那么引人入胜,以致你很小很小就知道散文园地里有个杨朔,倘若有一天,你来到了书店,在那里看见了梁实秋,看见了林语堂,认识了徐志摩,神会了朱自清,你也许会惊得目瞪口呆。你会被那些可以用尺码来丈量高度的散文集子所惊呆,你就会感觉到这世界真是太大了,自己以前真是太肤浅了,一旦你的欣赏水平提高,你肯定会将杨朔们束之高阁,跟他们说拜拜了!
近几年,掀起了一股毛泽东热。出版界、影视界,评论界、读者群、观众群,几乎是无人不说毛泽东。毛泽东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比过去你心目中的毛泽东形象是客观多了,公正多了。毛泽东还是那个毛泽东,近几十年来,他在你的心目中走完了从神到魔鬼,再到人的这一历程。究其原因,是你最近熟读了他的著作或者是熟悉了毛泽东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否则,你是完不成这个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