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我无缘(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怎么不告诉我……”“你们忙……千里迢迢的……”“那……回深圳了到我们这儿吧……”小弟挂了机。听语气带着几分遗憾。今日月圆,弟妹们合家他乡团聚,也不失为幸事。只可怜了两座孤坟,独守故土。要是父母尚在,大家总是要回来的。那时的年头月节,这老家几代同堂,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气氛,是多么的热闹啊!现在斯人已去,光景不再了。我想,这维系家庭亲缘的孝心,到底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感情?要是一种责任的话,那么父母入土为安时,是不是就是责任完成日?倘若是一种感情,父母之恩放到记忆深处,带到哪里都会存在。
逢年头月节,不忘了放一个碗、搁一双筷,这孝心也算是一种表达吧。像我今天,不远千里而归,独步父母房前,究竟为的是什么?我当时回来的心情,绝不只是为了放一个碗、搁一双筷,只是感到就是要来!反正要来!父亲逝世已经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他的逝去。只是母亲才走在今年农历四月初八的酉时,她的逝去像她的存在那样鲜活,我的情感和思维无法摆脱这种鲜活的缠绕。我把为母亲准备的月饼放在她的灵位前,也给父亲放了一个,嘱告以飨。接着,我擦试母亲遗像上的蒙尘。母亲仍然深情地望着我。她满脸的沟壑藏着近90个春秋的烟云,一双深邃的眼睛蕴含着世情的冷暖与清浊,满头白发飘动着人生的风霜。母亲的像像青松那样古老而伧悴,又像石碑那样镌刻着命运的符号。母亲苍老啊!她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7个儿女之后,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之后,用辛勤的劳动养活了一家之后,日夜为儿女操劳的双手渐渐变得像枯柴之后,在曲折的人生路上带领她的儿女走完了她的生活历程之后,在她的儿女一天天长大、成家、立业、又儿女满堂之后,她走了——带着苍老、疲倦和一身的疾病!
此时,天色已晚,中秋的圆月东升,月亮的辉光像母亲逝世那天的脸一样惨白。我坐在母亲的灵位前,不愿拉灯,望着投在眼前像母亲的脸一样的月光,眼里浮现母亲驾鹤西去时的情景……那天,她躺在病床上,把疲惫不堪的身子倚靠在用被子卷成的枕头上,吐一口血,她身体下的土地吓红了脸;她侧过头看窗外的菜园地,她亲手种的油菜、白菜、莴笋掉下了担忧的泪;她望了望屋梁,上面吊着的她收藏的种子在心惊肉跳。她无力的眼光落在床前的桌子上,未喝完的开水、鱼汤还散发着留恋她的热气;然后,她有气无力地念着她的儿孙的名字,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最后她的头向我们的背面一歪……关闭了心灵的窗口,歇息了生命的摆钟,锁住了气息运行的关隘,无声无息地走了!
此时,江南晴空的下午,夕阳把最后的一抹红霞从西窗里射到她的身上,她就安静地躺在霞光的轻纱里,面颊上的沟沟壑壑定格着褶皱而安详的微笑。她走得很匆忙。就像卖小菜赶早市那样。她的大儿媳带着她的孙女和重外孙正赶回在从深圳而来的火车上;她的二儿子、幺女、二女的孩子的一家人都在匆忙回家的路上;她的三女儿一家还来不及上车……她就走了,谁也不等,没有一丝犹豫。当一片哭声赶走她的孤寂时,她竟然毫无表情。她脸上凝固的微笑,一点也不被这撕肝裂肺的哭叫所动。透过泪帘我望西窗,红霞的余辉己经收尽,一只白鹤正向西天飞着,我仿佛看到母亲的灵魂被它带到一个神秘的幻境。我此时真愿意相信道教的描述,希望这颗辛苦的灵魂,可以“逍遥宝树下,自在莲台中”!我最后一次轻抚母亲的面颊,我最后一次轻摸母亲的手,她对我就像对陌生人一样,用冷冰的感觉冷却我的心。
逢年头月节,不忘了放一个碗、搁一双筷,这孝心也算是一种表达吧。像我今天,不远千里而归,独步父母房前,究竟为的是什么?我当时回来的心情,绝不只是为了放一个碗、搁一双筷,只是感到就是要来!反正要来!父亲逝世已经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他的逝去。只是母亲才走在今年农历四月初八的酉时,她的逝去像她的存在那样鲜活,我的情感和思维无法摆脱这种鲜活的缠绕。我把为母亲准备的月饼放在她的灵位前,也给父亲放了一个,嘱告以飨。接着,我擦试母亲遗像上的蒙尘。母亲仍然深情地望着我。她满脸的沟壑藏着近90个春秋的烟云,一双深邃的眼睛蕴含着世情的冷暖与清浊,满头白发飘动着人生的风霜。母亲的像像青松那样古老而伧悴,又像石碑那样镌刻着命运的符号。母亲苍老啊!她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7个儿女之后,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之后,用辛勤的劳动养活了一家之后,日夜为儿女操劳的双手渐渐变得像枯柴之后,在曲折的人生路上带领她的儿女走完了她的生活历程之后,在她的儿女一天天长大、成家、立业、又儿女满堂之后,她走了——带着苍老、疲倦和一身的疾病!
此时,天色已晚,中秋的圆月东升,月亮的辉光像母亲逝世那天的脸一样惨白。我坐在母亲的灵位前,不愿拉灯,望着投在眼前像母亲的脸一样的月光,眼里浮现母亲驾鹤西去时的情景……那天,她躺在病床上,把疲惫不堪的身子倚靠在用被子卷成的枕头上,吐一口血,她身体下的土地吓红了脸;她侧过头看窗外的菜园地,她亲手种的油菜、白菜、莴笋掉下了担忧的泪;她望了望屋梁,上面吊着的她收藏的种子在心惊肉跳。她无力的眼光落在床前的桌子上,未喝完的开水、鱼汤还散发着留恋她的热气;然后,她有气无力地念着她的儿孙的名字,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最后她的头向我们的背面一歪……关闭了心灵的窗口,歇息了生命的摆钟,锁住了气息运行的关隘,无声无息地走了!
此时,江南晴空的下午,夕阳把最后的一抹红霞从西窗里射到她的身上,她就安静地躺在霞光的轻纱里,面颊上的沟沟壑壑定格着褶皱而安详的微笑。她走得很匆忙。就像卖小菜赶早市那样。她的大儿媳带着她的孙女和重外孙正赶回在从深圳而来的火车上;她的二儿子、幺女、二女的孩子的一家人都在匆忙回家的路上;她的三女儿一家还来不及上车……她就走了,谁也不等,没有一丝犹豫。当一片哭声赶走她的孤寂时,她竟然毫无表情。她脸上凝固的微笑,一点也不被这撕肝裂肺的哭叫所动。透过泪帘我望西窗,红霞的余辉己经收尽,一只白鹤正向西天飞着,我仿佛看到母亲的灵魂被它带到一个神秘的幻境。我此时真愿意相信道教的描述,希望这颗辛苦的灵魂,可以“逍遥宝树下,自在莲台中”!我最后一次轻抚母亲的面颊,我最后一次轻摸母亲的手,她对我就像对陌生人一样,用冷冰的感觉冷却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