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追忆(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祖母的隐忍宽容在街坊邻居中是出了名儿的。祖父壮年的时候,靠着做点木工活筹谋一家大小八口的衣食,生活的捉襟见肘和家庭的琐事磨蚀了他的耐性。在后人的记忆里,他的性格刚强,火气十足,幸亏祖母是一个脾气极好的人,凡事忍耐忍让,即使祖父小题大做她也总能化大为小,化有为无。大家都说她如同水流,随圆就方,低矮就下,默然无争而成就了一个家庭。她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诸位伯母婶娘,大家都过得和和睦睦。母亲也经常以祖母为榜样教育我们如何料理家庭。教育我们要学会忍耐,互相包容。她经常向我们提起,某一年,祖父不知为何发了脾气,抬手就打,祖母非但不还反而笑着劝他当心打疼了手,弄得祖父自觉不好意思,一场风雨就此散去。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们都觉得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包涵,单方一味忍让虽值得商榷,但是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又觉得祖母很值得佩服。
祖母身上那种与人为善的精神尤其值得我辈学习。老庄社邻亲戚朋友有了困难,祖母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即使对处于困境中的外乡人,她也尽力而为地伸出援手。伯父经常提起,某年的冬天,一对讨饭的母子瑟瑟索索地来到我村,孩子饿得哭泣不止,尽管自己的儿女饿着肚子,祖母还是把稀饭端给了她们。诸如此类的事,祖母做得多矣!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去看望她。在这些人中,有好几位都是非亲非故的。其中一位就是邻村的王叔。据他回忆,他和伯父一起读小学的时候,恰逢三年困难时期,那时,我们一家八口,祖父母虽然勤劳能干,可日子也是拮据有加,难得温饱。王叔因为父亲的早逝,比较下来,家里的景况就更加惨淡,饿着肚子上学是经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慈祥的祖母经常在做饭的时候多加上一瓢水,几片菜叶,让他凑合着吃一顿。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高小毕业——端着黑瓷大碗在我们家呼哧呼哧地喝稀饭的情景成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影像。每每在酒酣耳热之际,鬓发斑白的他谈及往事,眼圈都会红了又红。那光可鉴人的稀汤中,容纳的除了生活的艰辛,更多的是祖母的慈悲和同情。2015年5月,祖母以94岁高龄无疾而终时,她的玄孙都已满3岁,大家说这是“喜殡”了,可是王叔仍在灵前长跪不起,哭得涕泗横流。
“人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她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近年来,我的家族也出了好几个“文化人”,按照她老人家的话说是“祖林里冒了青烟”,每当和她要好的老姐妹称赞她“修得好”时,祖母总是开心地笑起来,那种对于儿孙出息的满足,溢于言表。
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孝道的民族,孝的理念深入人心,祖母也是这样。她是如何身体力行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她老人家在世时经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她常对我们说,“孝顺还生孝顺子,无义还生无义郎”,又常常打比方说,家庭就是一棵大树,老人是根本,孩子是枝叶与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能花果飘香。儿女不讲孝道则根断树枯,做子孙的哪能福德深厚,源远流长呢?这些话,直到今天都让人觉得回味悠长。
前些日子,我因事又回到了祖母生前居住的小院,她老人家亲手栽培的那株柿子树,虽久经风霜仍然硕果累累。昔日的情景浮现在眼前,祖母似乎又在亲昵地喊着我的乳名,颤巍巍地给我递上脆生生的甜柿。初冬的冷风飒飒而起,落叶漫天飞旋,物是人非最伤情,我的眼角不禁有些湿润,可是转念一想,人生必有离合岂无聚散?祖母完成了在世间的使命,回归自然,也正顺应了天地间的无常规律。更何况,她老人家的精神已如这棵大树,在子孙后代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已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了呢。
祖母身上那种与人为善的精神尤其值得我辈学习。老庄社邻亲戚朋友有了困难,祖母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即使对处于困境中的外乡人,她也尽力而为地伸出援手。伯父经常提起,某年的冬天,一对讨饭的母子瑟瑟索索地来到我村,孩子饿得哭泣不止,尽管自己的儿女饿着肚子,祖母还是把稀饭端给了她们。诸如此类的事,祖母做得多矣!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去看望她。在这些人中,有好几位都是非亲非故的。其中一位就是邻村的王叔。据他回忆,他和伯父一起读小学的时候,恰逢三年困难时期,那时,我们一家八口,祖父母虽然勤劳能干,可日子也是拮据有加,难得温饱。王叔因为父亲的早逝,比较下来,家里的景况就更加惨淡,饿着肚子上学是经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慈祥的祖母经常在做饭的时候多加上一瓢水,几片菜叶,让他凑合着吃一顿。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高小毕业——端着黑瓷大碗在我们家呼哧呼哧地喝稀饭的情景成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影像。每每在酒酣耳热之际,鬓发斑白的他谈及往事,眼圈都会红了又红。那光可鉴人的稀汤中,容纳的除了生活的艰辛,更多的是祖母的慈悲和同情。2015年5月,祖母以94岁高龄无疾而终时,她的玄孙都已满3岁,大家说这是“喜殡”了,可是王叔仍在灵前长跪不起,哭得涕泗横流。
“人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她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近年来,我的家族也出了好几个“文化人”,按照她老人家的话说是“祖林里冒了青烟”,每当和她要好的老姐妹称赞她“修得好”时,祖母总是开心地笑起来,那种对于儿孙出息的满足,溢于言表。
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孝道的民族,孝的理念深入人心,祖母也是这样。她是如何身体力行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她老人家在世时经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她常对我们说,“孝顺还生孝顺子,无义还生无义郎”,又常常打比方说,家庭就是一棵大树,老人是根本,孩子是枝叶与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能花果飘香。儿女不讲孝道则根断树枯,做子孙的哪能福德深厚,源远流长呢?这些话,直到今天都让人觉得回味悠长。
前些日子,我因事又回到了祖母生前居住的小院,她老人家亲手栽培的那株柿子树,虽久经风霜仍然硕果累累。昔日的情景浮现在眼前,祖母似乎又在亲昵地喊着我的乳名,颤巍巍地给我递上脆生生的甜柿。初冬的冷风飒飒而起,落叶漫天飞旋,物是人非最伤情,我的眼角不禁有些湿润,可是转念一想,人生必有离合岂无聚散?祖母完成了在世间的使命,回归自然,也正顺应了天地间的无常规律。更何况,她老人家的精神已如这棵大树,在子孙后代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已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