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祖母追忆(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在我看来,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见证了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又是经过煎熬后的料汤,每一滴都浸润了人生的酸涩苦咸。
在诸多的孙儿辈中,祖母最喜爱我,对我寄予的希望也最多。小时候,父母为了生计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和她老人家一起度过的。从她那里,我总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亲情里有五颜六色的泥哨儿,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有沁人心脾的野花香,有一个一个的糖块儿,有痒酥酥的摩挲……祖母也启蒙着我生产和生活的知识,春光明媚的时候,教着我怎样种瓜点豆,夏日炎炎的时候,教着我怎样预防中暑,秋高气爽的时候,带着我刨甘薯捡花生,冬雪纷纷的时候,围着火盆给我讲故事,启迪我做人的道理……再到后来,我求学、工作、成家,一年到头,能去陪伴她老人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当看望她的时候,她总是高兴的像个孩子。听着她亲昵地呼唤我的乳名,看着她那皱缩的如同核桃般的脸颊,握着她那消瘦的竹节似的手指,我的感慨都会从心底升起,时光匆匆岁月无情啊!
这时唯有默默祝福她老人家安康长寿,能让我有更多一些孝敬她的时光。
祖母在娘家的生活情形,因为岁月远去,我只能零零碎碎地知道个大概。老人家在世的时候说过,她有三个哥哥,自己是老幺。她的父亲是一个国学底子很厚的前清秀才,变幻的时代风云击碎了他学而优则仕的梦想,只能在家设馆训蒙,做起了一个收入微薄的私塾先生。在那个“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时代,虽然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可是老先生对学生们的约束却是异常严格,教学格外认真。愚鲁和顽皮些的学生有时要挨戒尺和被罚跪,然后补上课业。每当这个时候,老先生总是监督着他们,甚至经常顾不得吃饭。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影响了祖母,使她做起事来格外细心和有耐性。

祖母追忆


祖母在老先生的影响下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也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比如“十分伶俐使七分,长留三分与儿孙”“凡事退后一步,身自安稳;出言忍耐几句,心自无忧”“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等等。这些直到我辈都觉得受用。但是老先生也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崇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祖母有时想跟着他识些字,总是被呵斥到一边。所以她虽然有一位饱读诗书的父亲却目不识丁,耳濡目染的那些语句,也有理解不透以致误用的地方。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喜欢管别人的闲事,从小到大没少受祖母的说教,每当因管闲事遇到麻烦的时候,祖母总要谆谆教导我“闲事莫要多管,好人留心去做。”这句话祖母说得次数最多,给我的印象也最深。
小学时感到不解,后来就感到好笑,经常和她争论说,应是“闲事莫要多管”,直到上了高中才悟出那是祖母没能透彻明了的误解,可是这时面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却再也不忍点破,只是温顺地偎依在她身边,听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对我的牵挂和期盼。
在后辈们的印象中,祖母是一个特别勤快的人。她老人家一生劳动不辍。和她谈起早年的时光,她的记忆中总是有着做不完的事情:拾柴捡粪,舂米推磨,挑水烧火,洗衣做饭……在这些零零碎碎的活儿中,祖母把六个儿女渐渐带大。从我能记事的时候起,她老人家就已经进入了花甲之年,可是仍然闲不下来,古稀已过的时候,麦收时节还抽空到地里拾麦穗,秋天到地里摘棉花、捡花生。她居住的小院虽然不大,但总是拾掇的干净利索,门前篱笆院中花,墙边扁豆爬满架,丝瓜葫芦搭凉棚,进门鹅鸭叫嘎嘎。

祖母追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