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小巧粗糙的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可是,让母亲没有办法的是这么多孩子中没有一个跨入大学校门的。
母亲教育的方式很简单,对于孩子们犯错,就是一个字“打”,当然,根据犯错的情节和性质,打的力度和程度也不一样,也许,这样的教育方法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取的,甚至认为是不明智的,而对我来说却是母亲疼爱我们的一种方式。在那个时代那样的环境中,一个山里女人抚养这么多孩子,心平气和地说教显然是不现实的。 母亲对偷东西可谓是嫉恶如仇,记得有一次经不住伙伴的诱惑,偷吃了邻居田里的西瓜,母亲得知后,打的我皮开肉绽,屁股至今还有浅浅的印迹呢!还别说,自那以后,人家再好的东西也不敢“碰”了。小时候我挨打的次数最多,习惯成自然,只要犯错被母亲发觉,我会主动将裤子脱了,趴在小板凳上,等着母亲噼里啪啦一顿揍。
母亲这双手不仅只用来“教育”我们,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指望母亲这双手。父亲去世后,正赶上农村实行“分田责任制”,我们几兄弟有的读书有的还小,家里没有会种地的劳动力,母亲用这双柔弱的手,打理一家六口人的承包地,从耕种到收割,母亲都做的像模像样,村里人无不赞叹“一个女人竟然比男人都能干”。到了晚上母亲的这双手也不会闲着,那时,我们山村还没通上电,常常一觉醒来还能看见母亲坐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纳鞋底、做鞋子、裁衣服、缝衣服••••••
母亲不是一个特别细微的人,也许是因为身兼父职,形成了一种特别的个性,不像大多数妈妈对孩子那样什么都过问、什么都关心。读书时没有特别的期待和嘱托,辍学时也没有过多的失望与埋怨,记忆中,只有十五岁那年,母亲送我去车站时流过一次不舍的眼泪。家里实在无力支付我的学费了,无奈,只能踏上打工路,一路上母亲没有说话,直到车站才将沉沉的大木箱子交给我,母亲静静地看着我,用那双小巧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脸轻声地说:“妈妈没办法,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供你读书,让你这么小就出去打工,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想妈了就回了••••••”此时,母亲已经泪流不止,我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只不过是打工而已,平日里她极少流泪的。
也不知怎么回事,每当想家时,脑海中总会出现母亲的这次流泪。
谁也不会想到,自十五岁背起行囊,这一背就是二十多年。曾经,心里满是梦想,而这些梦想就是为了脱离贫瘠、载誉而归,以为这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了平常人羡慕的一切!可是,母亲的一次身体检查,让这一切显得微不足道!
母亲教育的方式很简单,对于孩子们犯错,就是一个字“打”,当然,根据犯错的情节和性质,打的力度和程度也不一样,也许,这样的教育方法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取的,甚至认为是不明智的,而对我来说却是母亲疼爱我们的一种方式。在那个时代那样的环境中,一个山里女人抚养这么多孩子,心平气和地说教显然是不现实的。 母亲对偷东西可谓是嫉恶如仇,记得有一次经不住伙伴的诱惑,偷吃了邻居田里的西瓜,母亲得知后,打的我皮开肉绽,屁股至今还有浅浅的印迹呢!还别说,自那以后,人家再好的东西也不敢“碰”了。小时候我挨打的次数最多,习惯成自然,只要犯错被母亲发觉,我会主动将裤子脱了,趴在小板凳上,等着母亲噼里啪啦一顿揍。
母亲这双手不仅只用来“教育”我们,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指望母亲这双手。父亲去世后,正赶上农村实行“分田责任制”,我们几兄弟有的读书有的还小,家里没有会种地的劳动力,母亲用这双柔弱的手,打理一家六口人的承包地,从耕种到收割,母亲都做的像模像样,村里人无不赞叹“一个女人竟然比男人都能干”。到了晚上母亲的这双手也不会闲着,那时,我们山村还没通上电,常常一觉醒来还能看见母亲坐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纳鞋底、做鞋子、裁衣服、缝衣服••••••
母亲不是一个特别细微的人,也许是因为身兼父职,形成了一种特别的个性,不像大多数妈妈对孩子那样什么都过问、什么都关心。读书时没有特别的期待和嘱托,辍学时也没有过多的失望与埋怨,记忆中,只有十五岁那年,母亲送我去车站时流过一次不舍的眼泪。家里实在无力支付我的学费了,无奈,只能踏上打工路,一路上母亲没有说话,直到车站才将沉沉的大木箱子交给我,母亲静静地看着我,用那双小巧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脸轻声地说:“妈妈没办法,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供你读书,让你这么小就出去打工,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想妈了就回了••••••”此时,母亲已经泪流不止,我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只不过是打工而已,平日里她极少流泪的。
也不知怎么回事,每当想家时,脑海中总会出现母亲的这次流泪。
谁也不会想到,自十五岁背起行囊,这一背就是二十多年。曾经,心里满是梦想,而这些梦想就是为了脱离贫瘠、载誉而归,以为这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了平常人羡慕的一切!可是,母亲的一次身体检查,让这一切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