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宇宙八大规律》人生哲理(16)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恶能使你产生烦恼障,善能使你产生所知障,两种都是障碍,但所知障比烦恼障还难破。因为当事者不知是错,反而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所以难破。诸佛菩萨虽也行善,却没有障碍。道理就在于他们的行善,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们一无所求,不动念头地随缘修善,而非攀缘行善。未觉悟的修行者,却是带着分别、执着和有求之心去行善。
如果细察这些修行人为什么会这样执着善,其根本原因还是分别心。不考虑客观是否有缘份,只想主观一厢情愿,这就是攀缘,是分别心造成的执着善,其结果另一面又造下了恶。
我们可以从“无善无恶”继续扩展到“无对无错,无是无非,无好无坏,无法无空,无失无得……”。当你学会中道思路之时,你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缘自在,灵活运用,理法贯通,事事无碍。由此悟开,终达本性。
佛菩萨们在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一切都是随缘,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什么,更不会强求别人去做什么。他心里没有善恶、对错、是非、好坏。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喜、笑、怒、骂都是自自然然地合于道,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
(3)真空妙有方为中
宇宙的本性是空,空性中显现出万事万物,空性又无形无象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只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作用,但空性又决定了万事万物的实不可得。
但是,由于人们不明白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眼、耳、鼻、舌、身确实又能感触到万物的存在,因此,误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实有。多生多劫以来,在拼命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正是执着这个所谓的“有”,才使众生跳进了无边的苦海,去拼命地追逐、打捞那些利益的苦根。想捞的却捞不到,捞到小的还想更大的,捞得之后又失去了,正是这种得失之心,才使你产生了种种烦恼和痛苦。其根本原因是偏执了“有”的一面,而失去中度。当误认为自己得到所追求的东西时,身心已经成为它的奴隶,为它拼命追逐了一生,甚至付出了生命。怎能不痛苦?怎能无烦恼?当没有得到或又失去这些所谓利益的时候,误认为什么也没有了,又偏在“空”的一边。总在空和有两边执着,怎能不生出无尽的烦恼?
有些修行人似乎懂了一些道理,认为“反正死后什么也得不到,活着的时候也就不执着去追求了”。这种对“空”的认识是相对“有”之空,称“顽虚空”,是对空的错误理解。
如果细察这些修行人为什么会这样执着善,其根本原因还是分别心。不考虑客观是否有缘份,只想主观一厢情愿,这就是攀缘,是分别心造成的执着善,其结果另一面又造下了恶。
我们可以从“无善无恶”继续扩展到“无对无错,无是无非,无好无坏,无法无空,无失无得……”。当你学会中道思路之时,你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缘自在,灵活运用,理法贯通,事事无碍。由此悟开,终达本性。
佛菩萨们在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一切都是随缘,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什么,更不会强求别人去做什么。他心里没有善恶、对错、是非、好坏。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喜、笑、怒、骂都是自自然然地合于道,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
(3)真空妙有方为中
宇宙的本性是空,空性中显现出万事万物,空性又无形无象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只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作用,但空性又决定了万事万物的实不可得。
但是,由于人们不明白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眼、耳、鼻、舌、身确实又能感触到万物的存在,因此,误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实有。多生多劫以来,在拼命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正是执着这个所谓的“有”,才使众生跳进了无边的苦海,去拼命地追逐、打捞那些利益的苦根。想捞的却捞不到,捞到小的还想更大的,捞得之后又失去了,正是这种得失之心,才使你产生了种种烦恼和痛苦。其根本原因是偏执了“有”的一面,而失去中度。当误认为自己得到所追求的东西时,身心已经成为它的奴隶,为它拼命追逐了一生,甚至付出了生命。怎能不痛苦?怎能无烦恼?当没有得到或又失去这些所谓利益的时候,误认为什么也没有了,又偏在“空”的一边。总在空和有两边执着,怎能不生出无尽的烦恼?
有些修行人似乎懂了一些道理,认为“反正死后什么也得不到,活着的时候也就不执着去追求了”。这种对“空”的认识是相对“有”之空,称“顽虚空”,是对空的错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