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母亲的泪(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道理很简单:戏剧艺术或人生哲学源自生活。 我今天才懂得后悔,把金戒指、手表和裤子卖掉,不应买书,应当买火车票。这样,6年我便可以回6次家,而不是3次,每次依偎在母亲身边。这样,她的泪水又会少些。 没有自己几十本小小的藏书,并不妨碍我走向“世界哲学”。因为我可以完完全全依赖图书馆。 当年中国经济不发达,电话普及率不像今天。如果上世纪50年代我家有电话,我会每个星期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母亲听到儿子的声音,思念、牵挂的泪水又会减半。 在校6年,我渐渐掌握了自学、自己开山辟路、逢水架桥的一套方法——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拿到了开启知识王国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它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将不相同的学科融会贯通),但也付出了代价。我指的是苦了母亲和弟妹。 又是大妹子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北上读书后,母亲和妹妹每天要去井头担水。
当年我妹妹只有10岁,母亲的脚骨折过,两人只能担一桶水,且走走停停。 母亲心疼女儿,怕肩上荷载过重,影响发育,影响长个头,便把水桶的绳子往自己这边挪。女儿出于孝心,怕母亲的脚受不了,又把绳子尽量移向自己这一头。 母女为这事争执不下,只好停在巷子里不走。 这个细节久久回荡在我心底。近来散步,走在买菜的路上;或在咖啡屋闲坐;或是我写作到深夜,缓缓放下笔,抬起头看窗外一轮满月,记起《礼记》“日月无私照”这一句,我便会想起母亲和妹妹担水的那个细节。 孔子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难做到的。不过在当今高科技的情况下(比如电话普及和发达的交通),母亲思念子女的痛苦还是可以减轻许多。这便是“游必有方”的意思。 “方”不是指远游的方向,是指安顿父母的方法,以尽孝道。

母亲的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