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治恩师引导我走上文学路(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怎么样,现在你确信了吧。”电话那头,老师的声音也很高亢和振奋。 “是的,我实实在在地体会了。在接到出版社的样书时,我很平静,好朋友觉得不可思议:‘你难道没有一点成功感,成就感?’‘没有,我只是觉得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比别人高一点的。’在您说这是本好书时,我想这是老师对我的鼓励。在同事争着看这本书时,我认为这是熟悉我的人想进一步了解自己。今天,我才确信这本书有人看。一种从未有过的东西浸润了我,老师,我是不是有些张扬,有些得意忘形?” “不,如果没有激情,那反而不对了,不正常了。到我这儿来吧,老师也很想和你一起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 …… 吴老师对我说:“散文是做不出来的。
好的散文是一种内心的声音,是生命不知不觉中的一道划痕,是心灵的某次悸动,某种回声。它的积淀和涌现自有时日,无法预期,无法透支。你有宁静的个性,有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加上坎坷的人生,这些都是写好散文的必要条件,可光有这些不够,多看点书,充实自己,不要停笔,不要辜负这份难得的天赋……” 一次次漫步在散文这片星空,无论带着快乐、忧伤、喜悦、苦闷,我都会情不自禁,跃跃欲试。可我知道,老师更想让我记住:散文与浮躁的心态无缘。因为浮躁总是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成名,而散文则是水到渠成,需要滴水穿石和宁静致远;散文与浅薄的品味无缘。因为浅薄图虚荣,喜外露,而散文宁愿寂寞,喜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散文与华丽的外表无缘。因为华丽靠包装和修饰,而散文宁愿质朴,用质朴的语句去镌刻深邃的思想。
所以,没有独特的发现,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从心里涌出来既细微又丰盈,既幽深又鲜活的东西,我是绝不会凑乎。而有些感想和感受很强烈,像行云流水阻止不了,我也绝不肯错过记录。于是,笔底就开始流动,泉水纯净晶莹,一如自己的内心。 今年8月,第二本书《情丝絮语》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由五十篇短篇散文组成的散文集还是吴老师给提的名,作的序。 看着《情丝絮语》的样书,老师笑了,爽朗的笑声飘出了窗外,眼里满是父辈的慈祥,甚至不乏从容和溺爱。吴老师说:“《永恒的思念》写得很伤感,读者和你一样的悲痛和沉重,像冬季。《情丝絮语》写得很真实,特别是爱情部分写得细腻、动人,像春天。你是否想过,你的每一本书应该有侧重点,包括正在动笔的,还在酝酿的,是否考虑有意识围绕着《感悟人生》这个主题去收集和展开?
我希望在你的第三本书里能找到秋天的丰盈和成熟。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有多种风格。”他的声音总是轻轻的,谦和的,而把握要点,提纲携领。 细节当显魅力,点滴流露真情,吴老师就是这样,悄悄地、不露声色地为我开启了通向文学殿堂真实的大门,并循序渐进,不失时机地谆谆诱导。 在他的点拨和指引下,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我,通过写作宣泄了内心悲伤。而如今,已径是欲罢不能了,写作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打个不确切比喻,就像嗜酒的人,哪天不尝一口,就浑身不舒坦,像缺了点什么。高兴之日,一醉方休,酒能将快乐延续;痛苦之时,酒能使人一吐为快,释放情绪。在写作时,我分不清那翩翩起舞的叶片是风的歌,还是树的曲?也分不清那圈圈涟漪是雨绘制的,还是湖描出的?可从无言的泪花中,我能悟出哪根心弦在颤动,在无声的笑靥里,我能感到哪块肌肉在痉挛,真正与我相知是自己笔下的文学作品。
好的散文是一种内心的声音,是生命不知不觉中的一道划痕,是心灵的某次悸动,某种回声。它的积淀和涌现自有时日,无法预期,无法透支。你有宁静的个性,有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加上坎坷的人生,这些都是写好散文的必要条件,可光有这些不够,多看点书,充实自己,不要停笔,不要辜负这份难得的天赋……” 一次次漫步在散文这片星空,无论带着快乐、忧伤、喜悦、苦闷,我都会情不自禁,跃跃欲试。可我知道,老师更想让我记住:散文与浮躁的心态无缘。因为浮躁总是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成名,而散文则是水到渠成,需要滴水穿石和宁静致远;散文与浅薄的品味无缘。因为浅薄图虚荣,喜外露,而散文宁愿寂寞,喜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散文与华丽的外表无缘。因为华丽靠包装和修饰,而散文宁愿质朴,用质朴的语句去镌刻深邃的思想。
所以,没有独特的发现,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从心里涌出来既细微又丰盈,既幽深又鲜活的东西,我是绝不会凑乎。而有些感想和感受很强烈,像行云流水阻止不了,我也绝不肯错过记录。于是,笔底就开始流动,泉水纯净晶莹,一如自己的内心。 今年8月,第二本书《情丝絮语》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由五十篇短篇散文组成的散文集还是吴老师给提的名,作的序。 看着《情丝絮语》的样书,老师笑了,爽朗的笑声飘出了窗外,眼里满是父辈的慈祥,甚至不乏从容和溺爱。吴老师说:“《永恒的思念》写得很伤感,读者和你一样的悲痛和沉重,像冬季。《情丝絮语》写得很真实,特别是爱情部分写得细腻、动人,像春天。你是否想过,你的每一本书应该有侧重点,包括正在动笔的,还在酝酿的,是否考虑有意识围绕着《感悟人生》这个主题去收集和展开?
我希望在你的第三本书里能找到秋天的丰盈和成熟。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有多种风格。”他的声音总是轻轻的,谦和的,而把握要点,提纲携领。 细节当显魅力,点滴流露真情,吴老师就是这样,悄悄地、不露声色地为我开启了通向文学殿堂真实的大门,并循序渐进,不失时机地谆谆诱导。 在他的点拨和指引下,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我,通过写作宣泄了内心悲伤。而如今,已径是欲罢不能了,写作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打个不确切比喻,就像嗜酒的人,哪天不尝一口,就浑身不舒坦,像缺了点什么。高兴之日,一醉方休,酒能将快乐延续;痛苦之时,酒能使人一吐为快,释放情绪。在写作时,我分不清那翩翩起舞的叶片是风的歌,还是树的曲?也分不清那圈圈涟漪是雨绘制的,还是湖描出的?可从无言的泪花中,我能悟出哪根心弦在颤动,在无声的笑靥里,我能感到哪块肌肉在痉挛,真正与我相知是自己笔下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