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老家,那一片远去的记忆!(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很多年过去了,我久居异乡,一种怀念,一种追忆,还有一种莫名的感伤。
咦!听说底下倪家屋场哪个的媳妇生小孩子了哦!要在这个月初几的时候摆满月酒。于是,亲朋好友,奔走相告。主人家在整酒前几天就要请好总管(张罗安排酒席的指挥策划者,一般由能说会道者担当)预计酒席数量,到镇上去采购蔬菜、调味品、饮料、酒类、香烟等。摆酒之日前一天上午,最亲的亲戚朋友,所请的厨师都要到主人家去准备咯,杀鸡宰猪,洗碗烹肉;还要由总管列出执事单,所谓的执事单就是一张置办酒席的计划任务表,由左邻右舍,宗亲家族,亲朋好友里面挑选一些大小厨房、切菜洗碗、打盘端菜、烟酒发放、打扫卫生等各司其职的名单。于是,青壮年者到附近各家去借碗借桌子板凳,几十桌酒席一般农家自己都不会具备这么多,都靠临时借用。整酒当日上午,宾客亲朋陆陆续续开始到主人家,一般还要在自家院坝增加酒席,为了防止下雨,打杂帮忙者会在院坝上方搭起一张由尼龙织成的雨蓬,亲朋好友便会聚集在屋内、院坝三五成群摆着龙门阵,打着扑克、麻将,聊聊庄稼的长势,收成,大到国际形势,国家大事,小到煤矿的煤层有多厚,一天可以挣多少钱,谈古论今,畅所欲言;
年老者“吧唧吧唧”抽着旱烟,插不上嘴就在旁边当听众,小孩子结伙成对嬉笑打骂,在大人的呵斥声中我行我素,乐此不疲。在总管声如洪钟“准备开席”的叫喊声中,被事先安排好的打杂人员抬桌子,架板凳,放碗筷,摆上玉米酿造的白酒;鞭炮响起,烟雾弥漫,小孩子们有的忙着捡没有完全炸开的鞭炮,有的等不及一拥而上,早早的围在桌上,菜肴陆续由大小厨房端上,清蒸盬子鸡、腌菜扣肉、红烧猪蹄等满桌地方菜肴,目不暇接,在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中,总管致辞代表主人家感谢亲朋爬山涉水,花费钱财等客套话。这是一场亲情,乡情聚会的盛宴,平时都忙着自家生计,赚钱,种地,务工,只有这样诸如此类的酒宴才难得一聚。这种宾客笑逐颜开,主人家忙前忙后,忙碌而又喜庆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孩童时代都是很喜欢“走人户”,这种有好吃的而又热闹的酒宴。如今,因为在外多年,只搜肠刮肚在记忆中整理回味这些乡土民俗,家乡菜肴,逐渐长大成熟后,这份期盼便没有这样浓郁迫切了。

老家,那一片远去的记忆!


最近一次回老家是在2014年元月份,因工作需要时间紧迫在老家只待了两三天。在外多年,基本上一年左右回家一次,老家也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大多数乡邻们外出务工和搬迁到城镇,目之所及多了一些萧条,曾经的村落逐渐人烟稀少,黄土墙灰瓦房也因为无人居住荒废而垮塌,只留下残垣断壁和废墟;这种土墙灰瓦的土木结构房屋,见证了一个时代变迁,在云贵川大部分山区地带很常见,由就地取材的泥土加上木棍、竹片一层层垒造、稻田泥巴加上稻草做为土砖砌成,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遍及山区各个村落,而今逐渐被样式各异的砖混结构楼房取代,我便是在这种房屋生活长大。山上山下山坡这种老房子,是一个过去时代印记。儿时我们同龄伙伴相互串门,玩耍的情景物也非人也非,只有天空飞翔的麻雀还模样依旧,叽叽喳喳。沿着地坝湾曾经放牛羊经过的老路,我曾经挑着木水桶取水的水井也被流沙堵塞,只有几块青石块石桥依旧,绿油油的青苔诉说着岁月流逝和沧桑,沿着骡儿坪我曾经砍柴背柴的山路,荒草萋萋,两旁树枝浓荫蔽日,行人稀少导致想穿过这片山林愈加困难;
经过石场湾,这里往日有附近的石匠在此开山凿石,乡邻们修建房屋的墙脚基石、日常饮用水盛水的水缸、养猪喂食的猪槽等等都是在这里一锤一凿用手工打磨而成,炮声隆隆,锤声叮当响彻山川田野,如今只有零乱废弃、形状各异的大小石块散落在山坡上,乡邻们曾经抬石头走过的路被荒草掩盖,有一块路边高高的石头是我们小时候放羊的时候经常坐的地方,那些“嘿哟哈哟,攒把劲哟”乡邻们抬石头的号子声也消失在过去时光;漫步走过田木匠垭口,那几座老坟墓荒草疯长,爬上我熟悉的山头,这是一片光秃秃平坦褐色沙坝,曾经和儿时放羊伙伴们在这里玩游戏;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故乡的山川是这样熟悉,群山逶迤,静好如初;这里的山间羊肠小道,沟边小溪曾留下我儿时的足迹,山下溪边依然流水潺潺,而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了。回想曾经山歌回响环绕山间,农家村舍生机勃勃今非昔比之际,山还是这山,人去楼空,有些年老者已经驾鹤西去,心中莫名涌起一丝悲凉。

老家,那一片远去的记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