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吃饭的故事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袁世凯最爱吃清蒸鸭子。据史料记载:他养鸭的饲料和别人的不一样,是用鹿茸捣成碎屑拌以高梁而成的。
入冬以后,袁世凯的餐桌上,每顿都有这一道菜,位置必须摆在桌子的中央。在吃鸭子时,他尤好吃鸭皮与鸭肫。他用象牙筷子把鸭皮一掀,一转两转,就把鸭皮卷下一大块来,手法异常熟练,然后放在口中,吧唧、吧唧,吃出很大的动静来。
袁世凯还喜欢吃鱼,但一定要吃开封北面黑岗口的黄河鲤鱼,认为其它地方的鱼无法与之相比。后来他被朝廷开缺回籍后,吃不上黄河的鲤鱼了,淇县县令送来了淇泉的鲫鱼,尺把长,肚子大,肉质肥美异常,袁世凯一吃,大为赞叹,从此他就和淇鲫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北京做了大总统后,淇县知县知道袁总统的这一嗜好,专门让人用网捕捞淇鲫,用原来的水,放在缸中喂养,再送到卫辉,用火车运到京师。袁世凯的餐桌上,总是有淇鲫和黄河鲤鱼。
鲤鱼的做法与南方不同:将鲤鱼宰杀洗净,剪去划翅和背鳍,将鱼的两面拉成瓦楞纹。将鸡蛋打散放入碗中,加盐少许及芡粉拌和后在鱼身上抹匀,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拉成头发般的细丝,经油炸黄,盛起装盘。把炒锅烧热,下油,烧至六成熟,将鱼入锅炸成金黄色时取出,放在炸好的面上。锅内留油少许,放葱花、糖、醋、酒、鱼汤,烧沸后勾芡,淋上麻油少许,出锅浇在鱼和焙面上。放上桌呈柿红色,外酥里嫩,焙面酥脆,酸甜适口。
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北京,路过开封,住在行宫里。开封府尹呈进鲤鱼焙面,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吃得赞不绝口,光绪夸这道菜是"古汴珍馐",而慈禧太后则连称为"膳后忘返"。一位随身太监当即挥毫写了"熘鱼何处有,中原古汴州"的对联送给开封府。正因为皇帝、太后喜爱这道名菜,袁世凯才要吃家乡的鲤鱼焙面。
袁世凯的日常菜肴之中,少不得红烧肉和肉丝炒韭黄,只要不换菜,肉丝炒韭黄就一定是摆在东面,红烧肉就放在西边。还有蹄膀和肘子,都是老袁百吃不厌的。
袁世凯的三个姨太太是朝鲜人,餐桌上还有高丽白菜,此菜用白菜的嫩心切成四段,每段中间夹上梨丝、萝卜丝、姜丝腌制而成,这也是袁世凯爱吃的菜之一。
袁世凯吃得很多,他的理论是能吃才能干。每顿饭要吃四两重的大馒头四个,鸡蛋的消耗量则更大,一般是早晨吃六个,中午吃四个,晚上吃四个。他的吃相不太雅观,吃的速度很快,经常吃得满脑袋冒油,大汗淋漓的。他也教育子女要多吃,认为只有吃得多才能干大事。他的二儿子袁克文食量小,老挨骂,为了讨父亲的欢心,袁克文在吃饭时,往往趁袁世凯不注意,就把大馒头揣在怀里,假装吞进了肚里。一次,馒头太热,把皮肉都烫出了泡,疼得直咧嘴也不敢声张。
老袁也爱吃西餐厨师做的洋点心,但不喜欢吃西菜,更不喜欢使刀叉。有时候让厨师做鲍鱼汤,不用汤盘,也不要汤匙,用海碗盛满,端着咕嘟咕嘟地喝( 推荐阅读:英语励志文章,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在喝汤或喝稀饭时,几口就喝得精光,弄得胡子、衣服上都沾上汤汁,他又从不用手绢,遇着擤鼻涕时,用衣袖一擦了事。他的衣服上有很多吃东西留下来的痕迹,不像大总统,倒像一个火头军。
入冬以后,袁世凯的餐桌上,每顿都有这一道菜,位置必须摆在桌子的中央。在吃鸭子时,他尤好吃鸭皮与鸭肫。他用象牙筷子把鸭皮一掀,一转两转,就把鸭皮卷下一大块来,手法异常熟练,然后放在口中,吧唧、吧唧,吃出很大的动静来。
袁世凯还喜欢吃鱼,但一定要吃开封北面黑岗口的黄河鲤鱼,认为其它地方的鱼无法与之相比。后来他被朝廷开缺回籍后,吃不上黄河的鲤鱼了,淇县县令送来了淇泉的鲫鱼,尺把长,肚子大,肉质肥美异常,袁世凯一吃,大为赞叹,从此他就和淇鲫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北京做了大总统后,淇县知县知道袁总统的这一嗜好,专门让人用网捕捞淇鲫,用原来的水,放在缸中喂养,再送到卫辉,用火车运到京师。袁世凯的餐桌上,总是有淇鲫和黄河鲤鱼。
鲤鱼的做法与南方不同:将鲤鱼宰杀洗净,剪去划翅和背鳍,将鱼的两面拉成瓦楞纹。将鸡蛋打散放入碗中,加盐少许及芡粉拌和后在鱼身上抹匀,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拉成头发般的细丝,经油炸黄,盛起装盘。把炒锅烧热,下油,烧至六成熟,将鱼入锅炸成金黄色时取出,放在炸好的面上。锅内留油少许,放葱花、糖、醋、酒、鱼汤,烧沸后勾芡,淋上麻油少许,出锅浇在鱼和焙面上。放上桌呈柿红色,外酥里嫩,焙面酥脆,酸甜适口。
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北京,路过开封,住在行宫里。开封府尹呈进鲤鱼焙面,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吃得赞不绝口,光绪夸这道菜是"古汴珍馐",而慈禧太后则连称为"膳后忘返"。一位随身太监当即挥毫写了"熘鱼何处有,中原古汴州"的对联送给开封府。正因为皇帝、太后喜爱这道名菜,袁世凯才要吃家乡的鲤鱼焙面。
袁世凯的日常菜肴之中,少不得红烧肉和肉丝炒韭黄,只要不换菜,肉丝炒韭黄就一定是摆在东面,红烧肉就放在西边。还有蹄膀和肘子,都是老袁百吃不厌的。
袁世凯的三个姨太太是朝鲜人,餐桌上还有高丽白菜,此菜用白菜的嫩心切成四段,每段中间夹上梨丝、萝卜丝、姜丝腌制而成,这也是袁世凯爱吃的菜之一。
袁世凯吃得很多,他的理论是能吃才能干。每顿饭要吃四两重的大馒头四个,鸡蛋的消耗量则更大,一般是早晨吃六个,中午吃四个,晚上吃四个。他的吃相不太雅观,吃的速度很快,经常吃得满脑袋冒油,大汗淋漓的。他也教育子女要多吃,认为只有吃得多才能干大事。他的二儿子袁克文食量小,老挨骂,为了讨父亲的欢心,袁克文在吃饭时,往往趁袁世凯不注意,就把大馒头揣在怀里,假装吞进了肚里。一次,馒头太热,把皮肉都烫出了泡,疼得直咧嘴也不敢声张。
老袁也爱吃西餐厨师做的洋点心,但不喜欢吃西菜,更不喜欢使刀叉。有时候让厨师做鲍鱼汤,不用汤盘,也不要汤匙,用海碗盛满,端着咕嘟咕嘟地喝( 推荐阅读:英语励志文章,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在喝汤或喝稀饭时,几口就喝得精光,弄得胡子、衣服上都沾上汤汁,他又从不用手绢,遇着擤鼻涕时,用衣袖一擦了事。他的衣服上有很多吃东西留下来的痕迹,不像大总统,倒像一个火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