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卖官筹集赈灾款_历史故事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作者:七彩云裳) 清朝的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25年,据说有13年水灾,9年旱灾,3年冰雹等其他灾害,可以说是无年不灾,无灾不烈。
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直隶河务废弛已久,河务治理工作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之一。
李鸿章设计了一个治理全省河务的蓝图,兴起一个治理河务的高潮,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直隶水旱灾患,但由于资金、吏治以及治河方法等种种原因,直隶水患频繁的局面无法得到根治。
直隶灾害频仍,如同治十年至十三年(1871-1874),李鸿章任直隶总督的第二年,直隶等地大水、永定河连年决口,《申报》称:"该处屡遭饥馑,百姓困苦流亡,不忍耳闻。"水灾刚去,旱灾又来,光绪三年至六年(1876-1879),山( 推荐阅读:英语文章网,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五省发生特大旱灾,史载饿殍达一千万人以上,被称为古所仅有的"大口奇灾",以"丁戊奇荒"闻名而载入中国近代灾荒史......人们的生活因灾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已知河务一时半刻无法根治的李鸿章,开始利用各种赈灾措施赈灾。
譬如设立直隶筹赈局处理赈务,呼吁本省和外省的官绅捐钱捐物。丁戊奇荒时,李鸿章就在天津设立了直隶筹赈局处理赈务,清末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当时以候补道的身份参加该局工作。
盛宣怀在晚年回忆:"光绪四年,河间大灾,赤地千里,天津遍设粥厂,途为之塞,李督派余往视河间,先入献县境,即见饿民扶老携幼,乞食于道,风吹即倒。"灾情之严重不言而喻。当时盛宣怀带头捐款,赢得了李鸿章的首肯。(《盛档义赈源起》。)在李鸿章的号召下,慈善机构渐渐多起来,譬如同年,盛宣怀也在天津创设了慈善机构广仁堂。广仁堂在盛宣怀以后数十年的赈灾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