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粥传奇_民间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空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三郎,不要伤害虫子。万物皆有佛性,小虫子也不例外。"说着,轻轻捻起虫子,送到庭院的草地边放下。
三郎:"师父,你说万物皆有佛性,为什么我看不见呢?"
空一:"佛说,万法皆空,佛性亦是空,所以看不见。"
三郎:"如何知道佛性?"
空一:"佛性在心。"
三郎:"在哪个心?前心还是后心?"
空一:"前心后心只是一心。"
三郎:"那虫子无心,自然也无佛性了。如何说万物皆有佛性呢?不通,不通!"
空一:"这,这......"。
三郎:"你辩不过我,你输了,让我敲三十颗响头!"
空一一声叹息:"老衲服输,请施主敲头。"说罢伸头过去。
三郎弯起中指,朝老和尚头上一顿乱敲,一边喊:"我赢了,我赢了!"
空一不住地念阿弥陀佛。
敲完了头,三郎意兴尽了,就叫饿。空一连忙招呼:"僧一,快给小施主拿馒头吃。吃了好叫他到寺门打扫。"
"是,师父。"僧一答应着。
日上三竿。
值日僧到门前检查卫生。左看右看不见三( 推荐阅读: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郎。走出去几步再看,见三郎枕着扫帚在大石头上睡觉呢。
僧一:"你这小滑头。给你吃馒头,叫你干活你睡觉。看这门前的落叶灰尘,还不快点打扫!"
三郎:"师哥,没有落叶啊,也不见灰土啊。"
僧一:"怎么没有,当我眼瞎呀,只会狡辩。"
三郎:"我没有狡辩,刚才师父讲课你没听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师哥,你看见的落叶灰土是你心上的吧?"
僧一:"阿弥陀佛,我告师父去。"
禅堂里,空一师傅正在打坐。
僧一:"师父!"
空一:"算了,僧一,你自己打扫吧。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扶拭,莫使惹尘埃。这孩子非是池中之物,必有一日飞黄腾达。阿弥陀佛。"
二
一年光阴荏苒,父亲平日在田间地头所的东西教三郎已经学完。眼看孩子这么聪明,自己不能供他读书,父亲心里很是难过。幸而镇上的私塾老师何先生怜惜,免费收为学生。因三郎本性聪慧,课堂上虽然顽皮好动,功课却十分出色,诗文俱佳,对对子尤其敏捷,每试必列前茅,才气名噪一乡,有"神童"之誉。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塾师去世,父母贫病,三郎只得缀学回家。无奈何,这年冬天,父母商量把孩子送到福兴镇福全老板的粥店帮工,补贴家用。
福兴镇坐落在群山之间的盆地中央,街市繁华,人流如织。福全老板的粥铺开在菜市的一角,面朝大街,左右都是居民。每日清晨,粥铺早早地熬好了几大锅荤素粥点,佐以饼食、小吃,生意还算兴隆。
自从三郎来到粥铺,风声传开,大家都知道粥铺来了为才子伙计,争睹一见。三郎本性不羁,如今虽落魄为伙计,却不卑不亢,端菜送饭,从容应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三郎:"师父,你说万物皆有佛性,为什么我看不见呢?"
空一:"佛说,万法皆空,佛性亦是空,所以看不见。"
三郎:"如何知道佛性?"
空一:"佛性在心。"
三郎:"在哪个心?前心还是后心?"
空一:"前心后心只是一心。"
三郎:"那虫子无心,自然也无佛性了。如何说万物皆有佛性呢?不通,不通!"
空一:"这,这......"。
三郎:"你辩不过我,你输了,让我敲三十颗响头!"
空一一声叹息:"老衲服输,请施主敲头。"说罢伸头过去。
三郎弯起中指,朝老和尚头上一顿乱敲,一边喊:"我赢了,我赢了!"
空一不住地念阿弥陀佛。
敲完了头,三郎意兴尽了,就叫饿。空一连忙招呼:"僧一,快给小施主拿馒头吃。吃了好叫他到寺门打扫。"
"是,师父。"僧一答应着。
日上三竿。
值日僧到门前检查卫生。左看右看不见三( 推荐阅读: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郎。走出去几步再看,见三郎枕着扫帚在大石头上睡觉呢。
僧一:"你这小滑头。给你吃馒头,叫你干活你睡觉。看这门前的落叶灰尘,还不快点打扫!"
三郎:"师哥,没有落叶啊,也不见灰土啊。"
僧一:"怎么没有,当我眼瞎呀,只会狡辩。"
三郎:"我没有狡辩,刚才师父讲课你没听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师哥,你看见的落叶灰土是你心上的吧?"
僧一:"阿弥陀佛,我告师父去。"
禅堂里,空一师傅正在打坐。
僧一:"师父!"
空一:"算了,僧一,你自己打扫吧。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扶拭,莫使惹尘埃。这孩子非是池中之物,必有一日飞黄腾达。阿弥陀佛。"
二
一年光阴荏苒,父亲平日在田间地头所的东西教三郎已经学完。眼看孩子这么聪明,自己不能供他读书,父亲心里很是难过。幸而镇上的私塾老师何先生怜惜,免费收为学生。因三郎本性聪慧,课堂上虽然顽皮好动,功课却十分出色,诗文俱佳,对对子尤其敏捷,每试必列前茅,才气名噪一乡,有"神童"之誉。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塾师去世,父母贫病,三郎只得缀学回家。无奈何,这年冬天,父母商量把孩子送到福兴镇福全老板的粥店帮工,补贴家用。
福兴镇坐落在群山之间的盆地中央,街市繁华,人流如织。福全老板的粥铺开在菜市的一角,面朝大街,左右都是居民。每日清晨,粥铺早早地熬好了几大锅荤素粥点,佐以饼食、小吃,生意还算兴隆。
自从三郎来到粥铺,风声传开,大家都知道粥铺来了为才子伙计,争睹一见。三郎本性不羁,如今虽落魄为伙计,却不卑不亢,端菜送饭,从容应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