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施琅大将军的故事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一会儿,雨停了,大家这才看清这块巨石底部大,顶部小,像一台蜡烛。忽然间,石顶金光闪闪,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熄灭。后来人们把巨石叫向天烛,也叫神烛!
如今,向天烛仍然巍然耸立,金光闪烁,成了百丈岩的一处胜景。
镇海石
康熙皇帝要施琅统率水师收复台湾。临战前,施琅又来到百丈岩,当他登上山腰时,猛地看见一只梅花鹿匆匆向他跑来,四下一望也没人追赶。梅花鹿在他身边绕了三圈后,拿起玉石放在施琅手上,然后又( 推荐阅读:我的真实献妻经历,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绕行三圈,沿山上跑了,一会儿就不见了。施琅拿起玉石一看,只见眼上穿着一条红线,似乎佩带,正面写一个"海"字,背面写一个"施"字,他把玉石揣在怀里,一再揣摸仍不解其意。登上马氏庙,烧了三柱香,抽了三回签,仍然不得其解,只见一位和尚告诉他:"海战时一定要佩带它"。一天,水师云集海上,一声炮响,千船竞发,向着台湾岛进军。施琅不忘把玉石挂在脖子上,紧贴怀里。邻近台湾岛时,郑军万炮齐轰、万箭齐发,海面火光冲天,此时突然海浪冲天,海水漫进船舱。施琅一面沉着指挥作战,一面亲自烧了三柱香放在船头,忽听"咣啷"一声玉石坠地,施琅突然明白过来,捧起玉石,高高地举起狠狠地往水中一掷。
说来奇怪,海浪平静下去,海水碧波荡漾,水师们一鼓作气,冲杀过去,登上海岸,打得郑军落花流水,最后郑军全军覆灭,施琅收复了台湾,又一次统一了祖国。后来,有人说那梅花鹿是马氏娘娘变的,玉石是镇海石,也是镇妖石。

施琅大将军的故事_历史故事


收复台湾后,施琅向康熙皇帝缴旨并受到嘉赏。回晋江后,他专程来到百丈岩叩谢,并即兴题写了一首诗《咏百丈岩》:一峰高出插青天,百丈崔巍烛样传;真个凌云为咫尺,不知何代隐三仙。登临已是虚空上,潦倒无非秀佛前。谢得苏君能醉客,指看桑梓数峰悬。
台湾归还荷兰密议
"三藩之乱"期间,福建主政者耿精忠与广东主政者尚之信均鼓励手下商人前往日本与东南亚贸易,以支应财政开销。台湾主政者郑经也占领福建海澄、广东南头(珠江口东北面)水域,以经营对中国的贸易。1680年代起,在清廷逐步掌握闽、粤两省后,开始整肃耿、尚两藩下的外贸商。以沈上达为首的广东外贸商,遭受到全面压制;而福建外贸商则在总督姚启圣筹备征台军需的借口下,得以苟延残喘。郑氏势力在撤出中国沿岸后,因清廷对闽、广外贸商之整肃,以及台湾天灾、暹罗洋米涨价等因素之影响,发生了军饷与军粮周转不灵的现象。1683年夏季,清军水师在施琅率领下,于澎湖击败郑军。东宁明郑集团决定投降清廷"举国归命",以免因洋米被截,导致饥荒。施琅在与英、荷两国滞台人员接触后,计划以"台湾归还荷兰"等方式,诱引英、荷两国人前往福建或台湾贸易,并以"外国贪涎"为由,力促清廷维持海禁,以达成让福建外贸商垄断中国外贸的目标。
然施琅此一企图,并未获得荷兰当局支持,遂于1684年,在康熙帝坚持开海,以及福建、两广总督不予配合的多重因素下破灭。

施琅大将军的故事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