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指路助将军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局势远比想象的严重得多!
"缠"住敌军
胡炳云立即和旅长段焕竞、政委刘毓标召集各团干部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众人提出了三种行动方案。一是按原路返回。这样虽可摆脱敌人,但仍甩不掉后面的尾随之敌,有被敌人压向启东、海门三角地带的危险;一是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但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这样行动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可能;一是胡炳云和副旅长朱云谦的主张,即派一支精干部队,抢先夺取小洋口,掩护主力沿海滩向西北急进,直奔琼港。最后,众人经过反复的分析、对比,选择了后一个方案。
31旅旅长段焕竞叫上92团团长徐光友,说:"你率1个加强营,迎着敌人正面打过去,控制堤面,顶住压过来的敌军。"时间紧迫,徐光友二话没说,领着3营没有火力掩护,就冲上范公堤,勇猛地向敌人压过去,这下把敌兵全部吸引过去。
枪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在战士们耳边、头顶飞过。3营战士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迎着密集的弹雨,端着刺刀在滚滚浓烟中,向敌兵猛扑过去。他们歼灭了小洋口守敌两个连,用鲜血和牺牲死死地"缠"住数倍于己的79旅主力,为主力突围争取着时间。
渔民相助
就在3营和敌人激战时,91团、93团和92团的两个营,准备向西北突围。但是,如何走呢?从小洋口到琼港,通常是沿着范公堤走,这要绕一个大弯子,得用两天的行程,并且须经过角斜场,而角斜场已被敌占领。
正在众人焦急时,侦察科的跑来报告说:"在海边一间破草棚里找到一位老渔民。"胡炳云立即派人把这位老渔民请来。这渔民看上去约50多岁,十分忠厚朴实。经过交谈,知道他是饱经风霜的受苦人。胡炳云问他:"从这里能不能通过海汊直插琼港?""能,最近我就走过一趟,我可以为大军带路!"但他又提醒说:"海汊里淤泥很深,部队要散开走,快步走,而且一定要赶在海水涨潮之前通过。"
"海潮来一次要多久?"
"得十一二个时辰。"
这时海水正涨潮,侦察科的去海汊边试探了一下,水有一人多深。结果,前方在激战,他们只能在堤下等着,一直等到下午8时多,才开始退潮。
成功突围
部队出发时天早就黑了,幸好天公作美,雨住云散,使人精神为之一爽。于是,近万人马借着朦胧的月光,由老渔民带路,在海滩的淤泥里开始了突围。
4个小时过去了,第二个海汊还没有过完。这时,和胡炳云一起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老渔民,忽然转过身问道:"现在几点钟了?""已经深夜两点多了。"老渔民有点惊慌地说:"海潮快上来了,大军要快呀!"
这时部队散得比较开,拉开的距离好几里。胡炳云立即下令:"快速前进!"可口令还没有传到底,靠海边行进的就喊起来:"海潮来了!海潮来了!"当半人高的浪头涌过来时,全部人马刚过完第二道海汉。
"缠"住敌军
胡炳云立即和旅长段焕竞、政委刘毓标召集各团干部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众人提出了三种行动方案。一是按原路返回。这样虽可摆脱敌人,但仍甩不掉后面的尾随之敌,有被敌人压向启东、海门三角地带的危险;一是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但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这样行动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可能;一是胡炳云和副旅长朱云谦的主张,即派一支精干部队,抢先夺取小洋口,掩护主力沿海滩向西北急进,直奔琼港。最后,众人经过反复的分析、对比,选择了后一个方案。
31旅旅长段焕竞叫上92团团长徐光友,说:"你率1个加强营,迎着敌人正面打过去,控制堤面,顶住压过来的敌军。"时间紧迫,徐光友二话没说,领着3营没有火力掩护,就冲上范公堤,勇猛地向敌人压过去,这下把敌兵全部吸引过去。
枪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在战士们耳边、头顶飞过。3营战士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迎着密集的弹雨,端着刺刀在滚滚浓烟中,向敌兵猛扑过去。他们歼灭了小洋口守敌两个连,用鲜血和牺牲死死地"缠"住数倍于己的79旅主力,为主力突围争取着时间。
渔民相助
就在3营和敌人激战时,91团、93团和92团的两个营,准备向西北突围。但是,如何走呢?从小洋口到琼港,通常是沿着范公堤走,这要绕一个大弯子,得用两天的行程,并且须经过角斜场,而角斜场已被敌占领。
正在众人焦急时,侦察科的跑来报告说:"在海边一间破草棚里找到一位老渔民。"胡炳云立即派人把这位老渔民请来。这渔民看上去约50多岁,十分忠厚朴实。经过交谈,知道他是饱经风霜的受苦人。胡炳云问他:"从这里能不能通过海汊直插琼港?""能,最近我就走过一趟,我可以为大军带路!"但他又提醒说:"海汊里淤泥很深,部队要散开走,快步走,而且一定要赶在海水涨潮之前通过。"
"海潮来一次要多久?"
"得十一二个时辰。"
这时海水正涨潮,侦察科的去海汊边试探了一下,水有一人多深。结果,前方在激战,他们只能在堤下等着,一直等到下午8时多,才开始退潮。
成功突围
部队出发时天早就黑了,幸好天公作美,雨住云散,使人精神为之一爽。于是,近万人马借着朦胧的月光,由老渔民带路,在海滩的淤泥里开始了突围。
4个小时过去了,第二个海汊还没有过完。这时,和胡炳云一起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老渔民,忽然转过身问道:"现在几点钟了?""已经深夜两点多了。"老渔民有点惊慌地说:"海潮快上来了,大军要快呀!"
这时部队散得比较开,拉开的距离好几里。胡炳云立即下令:"快速前进!"可口令还没有传到底,靠海边行进的就喊起来:"海潮来了!海潮来了!"当半人高的浪头涌过来时,全部人马刚过完第二道海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