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包拯智审“藏砚”案_民间故事(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吴文书急得满脸是汗。包公又问道:"你一年的俸银是多少?"这个难不到吴文书,他连忙说:"每年俸银四百多两。"
包公指着他行李里面带的银子,问:"你既然买砚花掉了三百多两银子,为何行李里还有这么多银子?你快快照实说来,不然罪加一等!"
没想到,吴文书跟着包公三年,明里暗里弄点小银子相安无事,最后弄了个名砚,却弄得如此难堪。吴文书只好照实交待。等他交待完,包公说:"你的罪行等到了开封再查办,现在,你把这方砚丢到江里去!"
吴文书在心里暗叫包老黑不识货,白白地把砚当普通石头一般丢弃,还要治我的罪。吴文书只好垂头丧气地将砚丢到了江心里。他有心想跟包公求情,说明这方砚是块宝,不要扔了,但又怕使自己罪责更大,只好忍住了。
吴文书的"藏砚"一事,其实是艄公发现他藏砚的不雅行径以后,很为端砚不平,在人们忙乱着往船上装行李时,艄公就悄悄地跟包公报告了,他说:"包大人,砚是石中君子,就是我这个粗人,也知道视它若宝,万不可系于东司处,让它置身于人的胯下,与便溺为伍。我拉起绳子看了,虽不认得它是什么砚石做的,但它只要是砚,就是文房四宝之一,是应当受到所有人尊敬的!"
由于吴文书"藏砚"时乔装打扮过,艄公无法说清他的真实长相,就只能报告有包公的下属上船"藏砚"。船刚开出离岸时,有很多百姓为包公送行,他不能停止与百姓告别而审"藏砚"案。等到船出了羚羊峡时,正好变天了,"藏砚"案再不审,就时过境迁了,也会纵容下属的贪心。包公于是就借天气行事,利用人对上天的恐惧,把"雨过天青"砚审了一个水落石出。

包拯智审“藏砚”案_民间故事


包公自己扔砚的事,被记入了《宋史.包拯传》,流传至今,简称为"不持一砚归",成为一段佳话。而他下属吴文书藏砚被审的事,只是传为笑柄。
包拯扔端砚的地方,后来突然隆出一片陆洲,变成了砚州岛,状如端砚,当地人出于对包拯的爱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这就是如今广东肇庆西江二十景之一的"砚渚清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