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将是怎样确定的_历史故事(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他在战争年代屡任要职,勇挑重担,被列入开国大将预授名单时,还肩负着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多个要职。在15名大将初定人选中,宋任穷列第11位,排在许光达等人之前。
萧克,1907年7月生,湖南嘉禾人。1926年初,萧克到广州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学习。1927年初到叶挺部任连指导员,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克任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三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军训部部长等职。1955年1月,在被提名大将初定人选时,萧克任国防部副部长。萧克之所以被列入开国大将预授名单,也是与他在人民军队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红军时期,他是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他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而在八路军最初三个师的正副师长中,其他5人后来都被授予元帅军衔。
王震,1908年4月生,湖南浏阳人。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6军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1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分局书记兼军区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1月,在被提名大将初定人选时,王震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也是在当时的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担任过红军军团级主官的同志之一。
周纯全,1905年10月生,湖北黄安人。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后任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兼中共川陕省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31军政治委员等职。1935年8月,被补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期从事军队院校和后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1月,在被提名大将初定人选时,周纯全任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周纯全参与了领导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一度被视为在红四方面军中仅次于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的第四号代表人物。
(2)22名大将初定人选方案
在1955年1月16日由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联名上报毛泽东主席关于大将的预授名单中,第二种方案为22人。除在上述第一种方案的15人之外,还增加了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7人。许世友等7人能位于张宗逊等5人之后,被列入开国大将预授名单,也同他们在人民军队的经历和突出贡献有关。
萧克,1907年7月生,湖南嘉禾人。1926年初,萧克到广州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学习。1927年初到叶挺部任连指导员,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克任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三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军训部部长等职。1955年1月,在被提名大将初定人选时,萧克任国防部副部长。萧克之所以被列入开国大将预授名单,也是与他在人民军队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红军时期,他是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他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而在八路军最初三个师的正副师长中,其他5人后来都被授予元帅军衔。
王震,1908年4月生,湖南浏阳人。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6军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1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分局书记兼军区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1月,在被提名大将初定人选时,王震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也是在当时的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担任过红军军团级主官的同志之一。
周纯全,1905年10月生,湖北黄安人。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后任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兼中共川陕省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31军政治委员等职。1935年8月,被补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期从事军队院校和后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1月,在被提名大将初定人选时,周纯全任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周纯全参与了领导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一度被视为在红四方面军中仅次于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的第四号代表人物。
(2)22名大将初定人选方案
在1955年1月16日由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联名上报毛泽东主席关于大将的预授名单中,第二种方案为22人。除在上述第一种方案的15人之外,还增加了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7人。许世友等7人能位于张宗逊等5人之后,被列入开国大将预授名单,也同他们在人民军队的经历和突出贡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