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将是怎样确定的_历史故事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作者:佚名)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授衔中,对一些开国将帅军衔的确定,社会上流传着不少说法。其中,对开国大将的人选也有不少传说,比如许世友、刘亚楼等人争大将军衔的情景,萧克、王震能否授予大将军衔的问题等等。以上说法,都没有明确的事实依据。近年来披露的一些新史料,较详细介绍了开国大将人选的相关酝酿和最终确定过程。
(1)15名大将初定人选方案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4月11日,经中央军委同意,解放军总干部部制定《关于实行军衔制度工作的草案》。根据草案,将官军衔设置少将、中将、准上将、上将4个级别,没有大将一级。
1953年3月,借鉴苏联等国军队的军衔设置,结合人民解放军的实际,解放军总干部部拟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此草案将上将、准上将改为大将、上将,这也是人民军队当时的文件中首次出现大将一衔。其中,大将的军官职务编制军衔的基本标准为“一级军区司令员及相当于该职务者”。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出台以后,由于解放军历史上缺乏军衔制的经验,评衔工作一再延期搁置。
1955年1月,解放军总干部部下发《评定军衔的工作计划》,用于指导全军军衔评定工作。文中指出,评定军衔的主要依据为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以及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在此前后,开国大将人选酝酿的名单也是多次修改,屡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