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博瓜瓜是谁? 大公报:“孤儿”博瓜瓜的未来(5)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采写此篇报道的作者在之后谈及对瓜瓜的印象时说:“他看起来要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一点,穿着打扮和举止什么的都比较有修养,我想这跟他比较早就接受的教育有关系,他总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过红色家庭的背景还是让人觉得有点距离。”
2009年,博瓜瓜在牛津大学“推迟考试一年”,此时,他在中国国内的曝光频率达到了极致。而这一年,薄熙来在重庆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唱红打黑行动序幕。
当年4月份,博瓜瓜获得2009年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的“大本钟奖”。5月21日,他在重庆接受《成都晚报》、《青年周末》记者的访问。这次访问的内容,例如在哈罗公学期间每周60便士生活费、饿到需要偷吃食物,对社交活动、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的回应等多个桥段,在后来的电视节目及评论中也被反复提到,也为日后的媒体报道博瓜瓜确定了基调。
当年的6月27日,他走进北京大学,进行了平生第一次公开讲座。多名专业安保人员的出现作为现场花絮,引发了网民讨论,而安保花费据称是由一家民营企业埋单。
在2009年8月28日播出的《鲁豫有约》节目中,他的形象及谈吐也通过电视为外界所熟知。摄制组跟拍他带外国朋友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外景。其画面和时间,也与这次庭审披露的“2009年7月,博瓜瓜阿根廷的朋友来中国旅游”入住北京酒店的说法相吻合。

博瓜瓜是谁? 大公报:“孤儿”博瓜瓜的未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媒体对博瓜瓜的报道。2009年6月30日,重庆市门户网站华龙网刊登名为《博瓜瓜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论文章,提出了“博瓜瓜现象”的概念,将博瓜瓜的求学经历上升到“制造中国声音”的高度。
文章以上述几次采访中有关博瓜瓜的轶事为基础,对他进行全方位的赞扬,称其为“新时代中国少年和青少年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文中还做了批评:“国人常用国内个别现象来评价博瓜瓜求学经历,不仅片面和主观,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这篇文章还援引“英国BBC特约评论员”尼尔·伍德对博瓜瓜的评价,称其为“天生的中国小大使”;尼尔·伍德甚至还赞扬博瓜瓜的英文水平已经超过了他的英国同学。
恐怕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名为尼尔·伍德的“特约评论员”居然是薄家所持有的法国尼斯的房产管理者;而更为戏剧性的是,两年后,这位“评论员”竟会因为财产纠纷而威胁到这位“小大使”的生命安全,被薄谷开来毒杀。

博瓜瓜是谁? 大公报:“孤儿”博瓜瓜的未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