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南海争端仲裁的最新进展:国际法庭仲裁南海争端中菲关系走向何方(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因为中国不接受仲裁就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是“双重标准”,不符合真正的国际法治精神。恰恰相反,中国不接受菲提交的仲裁,才真正是依法行事。
第三,提起仲裁不符合中菲两国人民友好相处的期待。
领土和海洋争端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中菲关系的主流还是睦邻友好。中菲友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也有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人民有“惜讼”的文化传统,菲律宾人民也是重情重义的,我们之间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商量?
关于中菲争端能是否够通过谈判解决,孙向阳强调,中国长期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于1946年收复了被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的南沙群岛,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认和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当时菲律宾已经独立,并未对中方的做法提出异议。20世纪70年代,由于南沙海域发现石油资源,菲律宾才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声索,并派兵占据了部分岛礁。中方对菲方的做法多次提出了外交交涉,并一直要求菲方停止对中国主权和管辖权的侵犯。同时,我们从中菲关系和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也从中国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贯实践出发,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与菲方的争端。双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关争端多次交换意见,也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1988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时,就提出了通过“共同开发”这样一个处理争端的建设性办法,当时得到了菲律宾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南海争端仲裁的最新进展:国际法庭仲裁南海争端中菲关系走向何方


双方就此也取得过积极进展,在海上开展了一些合作,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赏。
为使中菲之间的谈判和磋商更加机制化,2010年,中方向菲方正式提出建立“中菲海上问题定期磋商机制”的建议,菲方表示将进行研究,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答复。2012年,中方又建议可以重启中菲在1999年设立的“建立信任措施磋商机制”,也没有得到菲方的回应。中方对此感到非常不解,菲方为什么要单方面关闭谈判协商的大门?
中菲解决南海争端的最佳出路在于直接谈判协商,谈判之路依然畅通,谈判之门不应关闭。本着对中菲友好的信念,我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而且,只有争取谈起来,耐心谈下去,我们才能真正排除南海争端对两国关系的干扰,才能腾出手来改善和更好地发展双边关系。在违背中方意愿和损害中方合法权利的基础上推进仲裁,不仅丝毫无助于争端本身的解决,反而只会给两国关系持续带来伤害,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也是不利的。
孙向阳最后强调,中方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立场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菲方强推国际仲裁,无助于中菲南海争议的解决,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事实,不会动摇中国政府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希望菲方纠正错误,重新回到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

南海争端仲裁的最新进展:国际法庭仲裁南海争端中菲关系走向何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