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感动(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在水灾中,余姚变成一座温情之城。
10.全国多人公开向“文革”受害者道歉
2013年4月,61岁的山东老人刘伯勤,在网上询问一家杂志是否做“道歉”性质的广告业务,他的网名是“心病”。向“文革”中被自己批斗、抄过家的校长、老师、同学和邻居公开道歉是老刘这四五年的心病。最终,老刘在媒体刊登的道歉广告引起舆论沸腾,评论家朱大可说:“在一个没有忏悔传统的国度,这可视为人性觉醒的稀有证据。”一周后,河北的宋继超、湖南的温庆福、山东的卢嘉善、福建的雷英郎等在报纸上分别向“文革”中伤害过的人道歉。这些毫不相识的老人,都曾在“文革”中有过非理性的选择,经历过漫长的岁月,现在他们又作出了同样的选择——道歉。正如宋继超在公开的道歉信中所说——“伤害过人的朋友,让我们道歉、忏悔吧,不只是为了自己心安,还为了能直面子孙、直面历史。
”个人的忏悔既是一场自我救赎,同时也是对“文革”的集体救赎。媒体人詹万承评论:“这些‘道歉’在卸下自身沉重内疚的同时,也为公众打探过往提供了一个切口。”
10.全国多人公开向“文革”受害者道歉
2013年4月,61岁的山东老人刘伯勤,在网上询问一家杂志是否做“道歉”性质的广告业务,他的网名是“心病”。向“文革”中被自己批斗、抄过家的校长、老师、同学和邻居公开道歉是老刘这四五年的心病。最终,老刘在媒体刊登的道歉广告引起舆论沸腾,评论家朱大可说:“在一个没有忏悔传统的国度,这可视为人性觉醒的稀有证据。”一周后,河北的宋继超、湖南的温庆福、山东的卢嘉善、福建的雷英郎等在报纸上分别向“文革”中伤害过的人道歉。这些毫不相识的老人,都曾在“文革”中有过非理性的选择,经历过漫长的岁月,现在他们又作出了同样的选择——道歉。正如宋继超在公开的道歉信中所说——“伤害过人的朋友,让我们道歉、忏悔吧,不只是为了自己心安,还为了能直面子孙、直面历史。
”个人的忏悔既是一场自我救赎,同时也是对“文革”的集体救赎。媒体人詹万承评论:“这些‘道歉’在卸下自身沉重内疚的同时,也为公众打探过往提供了一个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