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子(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大舅在卫校读书,学校的伙食也很差,他也时不时来这里打秋风,有一次妈把自己的饭菜全部给了大舅,爸爸明明知道妈没吃饭,但还是把自己的饭碗舔得精光,想起这些,妈就说气得很,她想到泥巴头去找这个老东西算账。
两个舅舅在艰难困苦的岁月苦水中慢慢长大了,大舅幺猪进了卫生学校,小舅幺狗在7岁那年被出嫁的大姑外婆带到了省城贵阳,一个叫罗汉营的地方,就是现在靠近汽车站的地方,现在那里是个规模很大的农贸市场,从此以后天隔一方,记得大姑外婆带小舅离开的时候,他一直扯着妈的衣襟不放,姐,我不想离开你和哥哥,我会乖乖听话,我不和大孃去,哭得死去活来,三姐弟依依不舍的紧紧抱在一起,让旁边的大姨爹都看得长吁短叹,大姑外婆和幺姑外婆都哭得肝肠寸断,妈妈最小的弟弟就这样走了,带着哽咽的哭声离开了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多年以后,小舅当了生产队的小队长,改革开放以后,小舅和舅妈两口子靠着卖豆芽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自己挣钱修了一栋四层小楼,是他们的勤劳、是国家的富民政策让他们成为第一批富裕起来的农民。后来遇到农转非,小舅一家四口都成了省城贵阳的市民。
他们一家的命运也和国家一样,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舅幺猪在卫校只读了一年,后来有了工作,在岩脚镇的邮政所上班,那年,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他们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很多人都对爸爸选择妈妈想不通,一个相貌堂堂,牛高马大的棒小伙,怎么会相中妈妈这个相貌平平,只有1米5高的丑小丫呢,妈说你们的妈凭的是打拼的本事,这就是答案。
妈妈和爸爸的结合应该属于你情我愿,听大姑说过,媒人原先给妈介绍的是个年纪偏大的马车夫,长相一般,但一天靠拉车还是小有收入,养家糊口没问题,妈说这事是你幺姑外婆的意思,她说你爸没有文化,没有家产,没有口才,除了伙子晃点(贵州土话,形容男生相貌好),是个三锤砸不出个屁的闷葫芦,嫁他以后没有好日子过,所以一门心思要把我许给那个马车夫,我就是不干,和她撕破脸都不干,要不是解放了,有新婚姻法的保护,我说不定就嫁给那个马车司机了,你们就不是你们了。
听妈说她和爸爸的婚礼,是在六枝东风水库边的一间四处透风的茅草房(墙壁是泥巴筑的,房顶用油毛毡或者茅草遮盖,也叫干打垒,三线建设时期很常见的一种简陋房屋)中举行的,修铁路期间时间紧,任务重,一切从简,那时候,工友们七拼八凑买了点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两张单人床合在一起,除了奶奶和两个姑外婆,就再也没有别的长辈了,爸爸唯一的姐姐在参加了弟弟的婚礼后,也远嫁她乡,她现在依然健在,一生之中养育了六个子女,有两个已经不在人世,生活的艰辛,使她倍感疲惫,在忙忙碌碌中,她接受了主的感召,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爸爸和妈妈先天八字不和,爸爸属虎,妈妈属龙,用老辈人的话说,就是龙和虎整天关在婚姻这个大笼子里,家庭生活怎么会安宁得了,刚结婚时彼此还算和睦,时间长了,双方的缺点都暴露了出来,两个都属于火爆脾气,人们结婚后好几年一直都没孩子,为此,双方都很不开心,我奶奶和我爷爷曾经生了7个小孩,万恶的旧社会夺走了5个,只有爸爸和大姑长大成人,爸爸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丁,好几年抱不上孙子,让奶奶很不爽,在妈的面前甩脸子的事情经常发生,家庭战争在无后的导火索中爆发,爸爸和妈妈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一直到他们结婚后第五个年头,爸爸找妈摊牌,如果再怀不上的话,就一拍两散,说来也怪,1961年的4月份,妈妈怀上了,第二年的6月7号,小孩降生了,正像奶奶期盼的那样,是个带把的,头一胎就是男孩,把人丁稀少的奶奶高兴坏了,可惜爷爷没有看到这一天,他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疯狂的从坟墓里跳出来。
两个舅舅在艰难困苦的岁月苦水中慢慢长大了,大舅幺猪进了卫生学校,小舅幺狗在7岁那年被出嫁的大姑外婆带到了省城贵阳,一个叫罗汉营的地方,就是现在靠近汽车站的地方,现在那里是个规模很大的农贸市场,从此以后天隔一方,记得大姑外婆带小舅离开的时候,他一直扯着妈的衣襟不放,姐,我不想离开你和哥哥,我会乖乖听话,我不和大孃去,哭得死去活来,三姐弟依依不舍的紧紧抱在一起,让旁边的大姨爹都看得长吁短叹,大姑外婆和幺姑外婆都哭得肝肠寸断,妈妈最小的弟弟就这样走了,带着哽咽的哭声离开了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多年以后,小舅当了生产队的小队长,改革开放以后,小舅和舅妈两口子靠着卖豆芽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自己挣钱修了一栋四层小楼,是他们的勤劳、是国家的富民政策让他们成为第一批富裕起来的农民。后来遇到农转非,小舅一家四口都成了省城贵阳的市民。
他们一家的命运也和国家一样,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舅幺猪在卫校只读了一年,后来有了工作,在岩脚镇的邮政所上班,那年,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他们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很多人都对爸爸选择妈妈想不通,一个相貌堂堂,牛高马大的棒小伙,怎么会相中妈妈这个相貌平平,只有1米5高的丑小丫呢,妈说你们的妈凭的是打拼的本事,这就是答案。
妈妈和爸爸的结合应该属于你情我愿,听大姑说过,媒人原先给妈介绍的是个年纪偏大的马车夫,长相一般,但一天靠拉车还是小有收入,养家糊口没问题,妈说这事是你幺姑外婆的意思,她说你爸没有文化,没有家产,没有口才,除了伙子晃点(贵州土话,形容男生相貌好),是个三锤砸不出个屁的闷葫芦,嫁他以后没有好日子过,所以一门心思要把我许给那个马车夫,我就是不干,和她撕破脸都不干,要不是解放了,有新婚姻法的保护,我说不定就嫁给那个马车司机了,你们就不是你们了。
听妈说她和爸爸的婚礼,是在六枝东风水库边的一间四处透风的茅草房(墙壁是泥巴筑的,房顶用油毛毡或者茅草遮盖,也叫干打垒,三线建设时期很常见的一种简陋房屋)中举行的,修铁路期间时间紧,任务重,一切从简,那时候,工友们七拼八凑买了点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两张单人床合在一起,除了奶奶和两个姑外婆,就再也没有别的长辈了,爸爸唯一的姐姐在参加了弟弟的婚礼后,也远嫁她乡,她现在依然健在,一生之中养育了六个子女,有两个已经不在人世,生活的艰辛,使她倍感疲惫,在忙忙碌碌中,她接受了主的感召,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爸爸和妈妈先天八字不和,爸爸属虎,妈妈属龙,用老辈人的话说,就是龙和虎整天关在婚姻这个大笼子里,家庭生活怎么会安宁得了,刚结婚时彼此还算和睦,时间长了,双方的缺点都暴露了出来,两个都属于火爆脾气,人们结婚后好几年一直都没孩子,为此,双方都很不开心,我奶奶和我爷爷曾经生了7个小孩,万恶的旧社会夺走了5个,只有爸爸和大姑长大成人,爸爸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丁,好几年抱不上孙子,让奶奶很不爽,在妈的面前甩脸子的事情经常发生,家庭战争在无后的导火索中爆发,爸爸和妈妈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一直到他们结婚后第五个年头,爸爸找妈摊牌,如果再怀不上的话,就一拍两散,说来也怪,1961年的4月份,妈妈怀上了,第二年的6月7号,小孩降生了,正像奶奶期盼的那样,是个带把的,头一胎就是男孩,把人丁稀少的奶奶高兴坏了,可惜爷爷没有看到这一天,他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疯狂的从坟墓里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