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当年那场不伦师生恋(6)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听我这样问,常浩妈妈的眼睛突然瞪得很大,连声地反驳我:“这可能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常浩还是个孩子,他哪懂这些事儿啊,全是让那个老师给带坏的。”
“可是,连常浩自己都说,是他主动追求的老师。”听我这么说,常浩妈妈沉默了。
我并不是有意要去揭常浩妈妈心里的伤口,我实际上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促使常浩的父母进行一次反思,让他们真正地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儿子的恋爱悲剧?
我在调查中发现,常浩的家庭跟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家庭一样,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从来不重视跟孩子的感情交流。常浩的父母跟许许多多的中国孩子的父母一样,除了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关注,对孩子的精神与心灵从来不关注。在这个普通的工薪族家庭里,常浩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一路考进重点学校,再进入个名牌大学,好像只有这样孩子的前途才有保障,孩子的未来才有希望。
于是,他的父母每天的任务便是监督孩子学习,作业做完了,要做课外复习,课外复习做完了,再做强化复习。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每天看到的、经历的永远都是跟功课有关的事情,怪不得常浩会感觉在老师的单身宿舍里才有温暖,才有尊严。那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家里,在自己的父母身边既找不到温暖,更找不到尊严,因为他的父母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架学习的机器。
可孩子就是孩子,他再怎么样也成不了一架机器。他在成长,在寻求,寻求关怀、温暖,寻求关注、尊重,更在寻求爱。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在生理的剧变、心理的突变中挣扎,他们需要引导,需要一只关怀的手,牵引着他们去寻找光明的坦途。
这只手来自社会,来自学校,更来自父母。可是对于常浩来说,他找不到这只手,没有人去牵引他,他只好自己去摸索,结果,他没有找到坦途,却碰上了暗礁。他的父母一直认为儿子的遭遇是偶然的,但在我看来,似乎更应该是必然,因为,的确,在孩子最需要他们牵引的时候,他们并不懂得。
所以,当这一切都发生了的时候,他们把责任全都推到了别人或者孩子身上,这显然有失公平。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有两个最重要的接受教育的时期,一个是0~3岁的智力开发期,另一个就是10~15岁的青春期。
这其中尤其青春期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在男孩常浩的成长中,我们看不到这一课。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二是培养心智与情感健全的人。可是,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与家庭教育的水平之下,我们有多少孩子会在成年以后达到这两个目标?
“可是,连常浩自己都说,是他主动追求的老师。”听我这么说,常浩妈妈沉默了。
我并不是有意要去揭常浩妈妈心里的伤口,我实际上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促使常浩的父母进行一次反思,让他们真正地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儿子的恋爱悲剧?
我在调查中发现,常浩的家庭跟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家庭一样,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从来不重视跟孩子的感情交流。常浩的父母跟许许多多的中国孩子的父母一样,除了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关注,对孩子的精神与心灵从来不关注。在这个普通的工薪族家庭里,常浩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一路考进重点学校,再进入个名牌大学,好像只有这样孩子的前途才有保障,孩子的未来才有希望。
于是,他的父母每天的任务便是监督孩子学习,作业做完了,要做课外复习,课外复习做完了,再做强化复习。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每天看到的、经历的永远都是跟功课有关的事情,怪不得常浩会感觉在老师的单身宿舍里才有温暖,才有尊严。那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家里,在自己的父母身边既找不到温暖,更找不到尊严,因为他的父母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架学习的机器。
可孩子就是孩子,他再怎么样也成不了一架机器。他在成长,在寻求,寻求关怀、温暖,寻求关注、尊重,更在寻求爱。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在生理的剧变、心理的突变中挣扎,他们需要引导,需要一只关怀的手,牵引着他们去寻找光明的坦途。
这只手来自社会,来自学校,更来自父母。可是对于常浩来说,他找不到这只手,没有人去牵引他,他只好自己去摸索,结果,他没有找到坦途,却碰上了暗礁。他的父母一直认为儿子的遭遇是偶然的,但在我看来,似乎更应该是必然,因为,的确,在孩子最需要他们牵引的时候,他们并不懂得。
所以,当这一切都发生了的时候,他们把责任全都推到了别人或者孩子身上,这显然有失公平。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有两个最重要的接受教育的时期,一个是0~3岁的智力开发期,另一个就是10~15岁的青春期。
这其中尤其青春期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在男孩常浩的成长中,我们看不到这一课。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二是培养心智与情感健全的人。可是,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与家庭教育的水平之下,我们有多少孩子会在成年以后达到这两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