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变迁 关于压岁钱的故事(2)
2022-03-12 来源:文库网
专门出台一个管压岁钱的法律,倒是令人耳目一新。
过去农村有句谚语:“大人望做田,小孩子望过年。”过年是什么?对孩子们来说,就是穿新衣,吃大肉,放鞭炮,压岁钱。随着社会的富足和文明进歩,这年事四大件的前三件,已日渐淡化,唯有压岁钱常盛不衰。
给孩子发压岁钱,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但是发压岁钱的形式和内容,却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记得我们小时候,压岁钱是父母发,而且只有一份,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以及其他亲戚,都不会给压岁钱。额度也小,是两角的纸币,淡绿色的那种,用写门对剩下的边角料红纸裹着,年三十吃过年饭后发到手,然后欢天喜地地放在香火台上,用火柴盒或者酒瓶子压着。大年初一早晨,在开彩门的鞭炮声中,直奔香火台,掀开一看,咦!压岁钱不见了!父母神秘地一笑:“岁压住了,又长一岁啦!”长大后想明白了,钱又回到父母腰里,那两角钱当时可以称二斤半盐呢。现在想想,可惜了,那两角浅绿色纸币要是积攒下来,发大财了!
过去农村有句谚语:“大人望做田,小孩子望过年。”过年是什么?对孩子们来说,就是穿新衣,吃大肉,放鞭炮,压岁钱。随着社会的富足和文明进歩,这年事四大件的前三件,已日渐淡化,唯有压岁钱常盛不衰。
给孩子发压岁钱,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但是发压岁钱的形式和内容,却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记得我们小时候,压岁钱是父母发,而且只有一份,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以及其他亲戚,都不会给压岁钱。额度也小,是两角的纸币,淡绿色的那种,用写门对剩下的边角料红纸裹着,年三十吃过年饭后发到手,然后欢天喜地地放在香火台上,用火柴盒或者酒瓶子压着。大年初一早晨,在开彩门的鞭炮声中,直奔香火台,掀开一看,咦!压岁钱不见了!父母神秘地一笑:“岁压住了,又长一岁啦!”长大后想明白了,钱又回到父母腰里,那两角钱当时可以称二斤半盐呢。现在想想,可惜了,那两角浅绿色纸币要是积攒下来,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