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记忆中的火把节(2)

2022-03-12 来源:文库网
每年火把节,在过节前几天街上就开始卖火把了。还卖有一种叫做凤仙花的根,那是一种天然植物染料,将它洗净晾干,加入海棠果,火把梨等捣碎。临睡前用来染指甲的。在白族古老的民俗中有此一说:火把节不染指甲的女人是不贞洁的。传说是阿南夫人为了找寻丈夫的遗物,把十指都刨出了血,所以白族人民就以染指甲做为纪念。记得小时候,在过节前两三天,母亲便买好凤仙根,细心的捣腾好,睡前帮我们包好。小孩,不论男女,都是要染的。那时住的是四合院,小孩子是很多,第二天大家早早的就起了床,迫不及待的出去和小伙伴们比谁指甲的染得最红。随着渐渐的长大,不愿意再染了,因为双手被包着过一夜,皮肤被酸性侵蚀得起皱,变色,加上十指根本不能动弹,那一种受罪的感觉的确是很不爽的。

记忆中的火把节


儿时最高兴的就是过节了。过节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早上,每村都会竖起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一共有三层。最顶端有个“牛”字行的结构,(也有像“午”字之说)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旗,一般用绸布做成的。下面两层共八面,通常是八仙过海中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