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雅舍(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当我行走在西南大学的校园,遮天蔽日的丛林树木,园林式的校园,错落有致的建筑,高低起伏的山峦,让这所山城的校园呈现出多样的丰富性。作为百年老校,经历了岁月的风雨沧桑,而当年的梁实秋的雅舍故居,成为这些风景中最为雅致的一份。经历了70多年风霜的雅舍,至今几乎保留了当初的模样。而岁月所沉淀的更是风浪之后的一份恬淡和闲适,这又是梁实秋文学风格的一种体现。
被鲁迅成为“丧家的资本家走狗”,也被毛泽东称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因为他提倡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和鲁迅先生的文风正好相对,他们论战八年之久,文人之间的交锋,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史话。鲁迅先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敢于直面惨谈人身的斗争风格,我是赞赏的,在那个吃人的旧社会需要匕首投枪的勇敢斗争。当然,梁实秋文人雅致的现实生活情趣,我也是喜欢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他的作品和文学价值也逐渐得到了国人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我对其仰慕的是它不仅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教授,而是他对于文学艺术的一颗赤子之心。尤其是40岁以后,发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多么宏大的浩瀚工程啊,他竟是一字字、一句句、一篇篇,才构筑了他文学的大厦。他的作品,多是身边琐事,生活随笔.,而且题材多是随手拈来的。初看题目时,可能给读者平凡的感觉,但细看内容后,却又别饶趣味。像《握手》、《理发》、《衣裳》、《女人》、《男人》、《洗澡》、《牙签》,说明他是一个有才情,有情调、有感悟的人。幽默风趣,让生活多些诗意、多些欢乐、多些情趣,应该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应有之意。